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46067
感觉有病是心理的差错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0月14日 《当代健康报》 2004.10.14
     美国一位动物学家曾经谈到:死亡对人有很大的影响。动物不知道什么是死亡,所以生活的非常愉快,如有只猴子,头一天还不停地跳上跳下,看不出任何异常,但第二天早晨却发现它死了,经解剖发现是全身弥散性结核病变。但人类就不同了,据调查,在人类就诊的病人中有40%的人没有任何躯体疾病而就诊,而就诊后82%感觉症状好转。事实证明,绝大多数人在一生中总会有短暂地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发生过疑虑或过分注意,许多痛苦并非来自疾病,而是来自反复的思虑,包括对健康和生命的忧虑及恐惧,致使身体发生功能紊乱。虽然人不能与动物相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有些病是关注出来的。

    某一机关干部,事业有成,可就是过分关注躯体的异常感觉,时常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脸色、舌苔、脉搏、体重、大小便等,使他对生活方式以及气候的变化十分敏感。每到一个新环境就会出现水土不服、情绪低落、焦虑不安。还有一位病人确信自己有心脏病,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去了十几家医院,做心电图几十次,甚至在同一医院一天内连做三次心电图都完全正常。他们所患的都是疑病症,这个病的特点往往是反复就医、反复求治。另一个特点是和医生见面谈话一口气达半小时之久,丝毫也不提及有关治疗的问题,总是谈疾病带来的痛苦或者是对躯体的担心、着急、害怕等。有相当一部分人感觉亲人、朋友不理解,内心委屈、不满。从心理角度分析,这部分人与自己的个性有很大关系,这部分人往往有强迫人格,追求完美,敏感、在意,自爱过度,自怜,易感委屈,自私或者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爱清洁,讲秩序,刻板、固执、吝啬、偏执,有的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甚至丧失劳动能力。

    疑病症的治疗最好选用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在早接受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心理干预。帮助病人增强对治疗的有效性和机体防御潜能和信心,然后更有效地教会病人对自身问题的理解。另外,良好的心理状态、家人的理解、社会的支持可起到调节机体平衡、增强机体免疫的功能。相信自己,甩掉病痛的包袱,迎接新生活的挑战。,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