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04年第10期
编号:10692587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FN-g的实验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0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年第10期
徐新前,段永强,何昭新,吴继权,项目负责人,:,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0,引言,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2,2结果,3,讨论,4,参考文献
     徐新前,段永强, 何昭新,吴继权,黄石市第一医院内科湖北省黄石市 435001

    项目负责人:徐新前,435001,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医院街293号,黄石市第一医院内科

    收稿日期:2004-05-27 接受日期:2004-07-22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g干扰素(IFN-g)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20名正常人和44例HBV感染者的PBMC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前后IFN-g在上清液中的表达水平.

    结果:正常及患者组PBMC上清液中IFN-g有低水平的活性表达;经PHA刺激后其活性明显升高(对照组23.7±12.7升高至117.2±64.7pg/mL,n=20,t=10.41,P<0.01; 轻度组24.6±9.3升高至57.4±27.1pg/mL,n=21,t=4.92,P<0.01; 中度组30.1±15.5升高至81.6±42.2pg/mL,n=15,t=4.45,P<0.01; 重度组35.6±17.9升高至114.5±49.3pg/mL,n =8,t=4.26,P<0.01), 但患者组IFN-g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77.2±64.7vs 57.4±29.1、81.6±42.2、114.5±49.3pg/mL, t值分别为7.50、5.28和2.77,P<0.01); 患者组IFN-g与血清HBV-DN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g=-0.49,P<0.01).

    结论:乙型肝炎慢性化以及高复制状态可能与PBMC分泌IFN-g活性降低有关.

    徐新前,段永强, 何昭新,吴继权.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FN-g的实验研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12(10):2459-2461

    

    0
引言原始辅助性T细胞(Tho)根据其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不同,可分为I型辅助性T细胞(Th1)和II型辅助T细胞(Th2).Th1分泌g-干扰素(IFN-g)为主并介导细胞免疫,而Th2以分泌白介素4(IL-4)等细胞因子并介导体液免疫.IL-18能够刺激Th1细胞产生IFN-g[1],促进Th1增生及Fas介导的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2].检测IFN-g活性水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1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