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猝死
编号:10749226
猝死并非猝不及防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0月28日 《当代健康报》 2004.10.28
     猝死事件频频发生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接连发生“猝死”事件。悲剧频频发生,让人愕然!

    8月初,北京电视台摄像记者在雅典猝死……

    8月16日,在北京朝阳区东风桥下,一名出租车司机猝死在红绿灯前;

    10月17日,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两男子猝死,其中一死者为北京交通大学学生;

    10月20日凌晨六点,济南35岁的出租车夜班司机徐某因劳累过度猝死车中;

    10月24日,一辆载有女乘客的出租车行驶至北京东三环农展桥附近时,司机赵某突然猝死。

    专家分析

    关键词:症状

    山东省济南市“120”急救中心副主任胡岩伟介绍说,“猝死”也叫急死,指看来貌似健康的人在很短时间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往往来不及救治。根据临床病例,“猝死”的死亡高峰则是在起病后一小时内。多数人“猝死”前无明显预兆,或在正常活动中,或在安静睡眠中。如果不及时发现及时进行心脏复苏抢救,或抢救无效,病人可很快(约4~6分钟)进入不可逆的生物学死亡。

    关键词:原因

    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同宝介绍说,“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脏病,其中又以冠心病最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大特征是“无声的爆发”。约四分之一的猝死者是首次发作便导致死亡。平日健康的假状态往往使人感到自己离心、脑血管疾病很远,放松警惕,看不到其中暗藏的“杀机”。

    济南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丁浩说,猝死者生前体内就有潜藏性的疾病或病变,由于身体内的重要器官发生严重疾病才引起的。而这些疾病常常潜伏在身体里,但因为人体本身有一种肌体适应的功能,所以平常人们往往感觉不到有任何症状反应,或者只有轻微的不适。

    关键词:预防

    济南市“120”急救中心调度室主任、副主任医师王少平指出,对于“猝死”的防治,关键是积极防治冠心病,同时争分夺秒、及时地现场救护非常重要。一旦发现心跳骤停的病人,一面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术,一面速请就近医院前来救治,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猝死。

    刘同宝主任医师介绍,平时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预防。这种预防既不需要昂贵的保健品,也不需要精密的医疗设备,关键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另外,30岁以后,一年到医院查两次血糖、血脂,对于早期没有症状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防和治疗,乃至防止猝死都非常关键。

    (本报记者 刘 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