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 1991年第2期
编号:1092366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http://www.100md.com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1年第2期
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张林祥,一、病因与发病原理,二、临床表现,三、病原分述:,四、诊断: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张林祥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为严重基础疾病及机体反应出现的现象,以难以控制的出血及细胞坏死为基础的内脏衰竭为主要症状,预后很差,死亡率为58一81%之间,其中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肺出血及呼吸衰竭、肝功衰竭、肾功能衰竭等死亡的占半数。

    最近对这种严重的DIC救治率之所以稍有增加,是因为对其病态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及诊断及治疗方面有所进展所致。现就其基础知识、生理病理及诊断治疗等作如下叙述。

    一、病因与发病原理

    (一)病因:

    1.血管内皮损伤:常见于各种感染(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霉菌、原虫等),尤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为突出。此外,中暑、严重冻伤、酸中毒、烧伤、各种类型休克、缺氧等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也很常见。当血管内皮损伤后,胶原即被暴露,促使血小板凝聚,释放出有关抗凝因子(如血小板第四因子等),并激活Xll因子,发动内源性(即血液系统)凝血活酶生成,而引起血管内凝血;此外,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还可释放组织因子,通过外源性(即组织系统)凝血活酶生成途径而发生凝血,或两者先后发生(称共同途径)。

    2.促凝物质进入血液中:

    (l)组织凝血因子:机体内各种组织都含有组织凝血因子,因此,严重的组织损伤都可使组织凝血因子进入血液中,发动外源性凝血性凝血。临床可见于羊水栓塞、胎盘早期剥离、宫内死胎、人工流产、感染性流产、肿瘤(特别是分泌粘液的肿瘤)、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大型手术、烧伤、挤压综合征、多发性骨折脂肪栓塞、急性坏死性肝炎、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等,以及化疗后肿瘤或白血病细胞大量坏死时。

    (2)红细胞或血小板大量破坏:红细胞含有凝血酶样物质及磷脂等;血小板含有各种血液凝固有关的各种因子,故它们的破坏可能引起凝血,临床中可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溶 血)、疟疾、溶血性疾病、体外循环、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抗原——抗体反应、大量输入库存血、严重输液反应、挤压伤肌红、血红蛋白人血等。

    (3)其它促凝物质:例如蛇毒及虫毒含有溶血类似凝血酶成凝血活酶样毒素,它们可以激活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或使凝血酶变成凝血酶,细菌毒素不仅可以损伤血管内皮,促使血小板凝聚与释放各种有关因子,而且还可直接激活血因子。急性胰腺炎胰蛋白酶也有类似凝血酶作用。脂肪栓塞与高血脂症中的脂肪酸也能激活血因子和XI因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78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