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冬季 > 进补
编号:11245825
欲进补 必须先识补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15日 《家庭医生报》 2004年第46期(总第979期 2004.11.15)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由于缺少辨证进补的知识,更不了解进补也有禁忌,于是随意进补,甚至滥补,从而导致了事与愿违的结果。所以,进补必须先得识补。

    首先,必须走出进补的误区。常见的进补误区有:(1)误补,如糖尿病患者因不了解有些补药(如膏滋药)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选择含糖量较高的药物作为补品,结果不仅没有获得应有的效果,反而使原来的糖尿病症状加重了;(2)过量进补,有些人平时无暇进补,但补起来却往往超大剂量。如有些肿瘤病人听说甲鱼可以滋补抗癌,于是不顾病体邪不胜正,脾胃虚弱,一天吃一个斤把重的甲鱼,结果,造成病人胃纳呆滞;还有些湿阻脾胃的病人服用了人参,造成腹胀难以消化,以致夜不成寐,从而加重了病情。如有一位患慢性胃炎伴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的病人,冬至日将两枝32克的生晒参炖蹄膀,不顾脾胃是否能接纳这样膏脂极重的补品,服后第二天就出现了事与愿违的胃出血,实在是得不偿失;(3)追求高价补品,有些人认为,价格低廉的补品,其作用肯定没有价格昂贵的好,例如认为生晒参的作用不如进口的西洋参好,明明体质虚寒,却偏要吃进口的西洋参,结果舌苔越吃越腻,身体状况越来越糟。

    其次,进补应注意辨证。如洋参滋阴,人参补气,鹿茸壮阳补阳,阿胶补血养血等等。因此,服用补品必须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做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平其有余,补其不足”,而且,必须每日小补,涓涓细流。如果脾胃功能欠佳而见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薄等,应该先调理脾胃功能,再服用滋补药物。

    第三,进补期间应注意忌口。按照中医的观点,在服用某些滋补药物期间需要忌口,如服用人参时应免食生萝卜、免饮浓茶水;服用化痰止咳、清热凉血的补药时,应忌食油腻生冷,以免助湿、生痰、生热;服用清肝、利湿、和胃类补药时,应忌姜、葱、酒、蒜和辣椒等辛温燥热的食品;服用去风湿、温经通络的补药时,应避免生冷瓜果、蟹、鸭蛋等寒性食品。此外,当你不幸感冒发烧时,则应停止服用各种补药。, http://www.100md.com(陈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