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42737
做合格中医人才 创辉煌中医未来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2月6日
     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辽宁中医学院于2004年2月14日召开了在读博士、博士后座谈会,并拟于近期召开全校人才会议,努力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确立了“人才强校、人才兴校”的人才发展战略。作为中医学子,如何把自己造就成为中医人才,肩负起振兴中医事业的神圣使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医几千年来的临证经验及学术地位,立足于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逐步完善学术思想体系。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E。宝贵遗产,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医为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作出了巨大贡献。无论过去、现在、将来,中医已经发挥并仍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自然科学正处于系统科学大发展时期,而中医的整体观念,注重整体、系统的观点,符合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符合人体的病理生理关系。中医的辨证论治,较早实现了个体化治疗,体现了“以人为本”,这是西医目前正努力实现的。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周光召院士到中国中医研究院视察时指出,中医科技是世界生命科学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中医的理论、方法符合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志不坚,智不达”,在世界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我们中医人只有坚定信念,正确认识中医当前的学术地位,逐步完善中医的学术思想体系,才能在中医的未来发展中有所作为。
, http://www.100md.com
    尊重知识,研读古籍,深刻理解中医的理法方药,密切中医中药间的联系,精深钻研专业知识,重视研究基础理论。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体系,百家争鸣的传统学术流派,妙手回春的中医临床名家,卓有成效的临证治疗经验,是中医保持生机和创造力的源头活水。只有很好地继承,才能谈得上发展。而且自古以来中医中药是一家,当前很多学中医的人不懂药,学中药的人不会看病,也是制约中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密切中医中药间的联系,在深刻理解中医的理法方药的基础上,精深钻研专业知识,有所侧重地发展自我,才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中医要加强自身的学科建设,尤其是要重视重大基础理论的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和发现发明的开拓性研究,历来是科学领域最有实践意义的两个方向,中科院院士路勇祥说,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不断拓展着人类的知识体系,使人类对于自然和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和系统化,并对拓展知识的方法、工具及自身思维方式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医学要获得新的提升,实现与当代科学的对话,只有加强重大基础理论的研究,才能不断揭示客观规律,使整体水平获得长足发展。

    借助自然科学的帮助,采用多学科结合的思路,放眼全球看中医现代化。伴随社会飞速发展的进程,与时俱进,中医的发展势在必行。“实现中医现代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向中医行业提出的奋斗目标。根据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国家将力争在本世纪中叶(2030--2050年)基本实现中医现代化。目前,中医现代化工作仍处在初始的呼吁阶段以及对其含义、内容、大致步骤和框架等基本问题的探讨之中,其实质性进展微乎其微。
, 百拇医药
    《现代教育报》记者郝光明历时3个月,行程数千里,先后拜访了一大批在中医界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医家,并与中青年中医师进行广泛交流后,发表了题为《现在的中医现代化是假的现代化》的深度报道,认为“中医现代化成了中医西化“,甚至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成果都没有“。虽有些偏激,但也从一定程度上、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中医现代化存在的问题,足以震撼我们这些中医人,深入思考中医的未来。中医是一个独立而复杂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几千年来中医先辈们以人为实验对象,从临床实践中摸索、总结并代代相传下来的。它的生命是临床疗效,它的发展关键也是临床疗效。作为现代化主体的中医固步自封是不可能发扬光大的,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在中医学自身的规矩准绳内,掌握或了解学科所辐射到的相关知识,采用多学科结合的思路,一切皆为中医所用,才是中医发展的正道,才能提高中医的自身理论和临床水平。

    弘扬科学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目前,社会上的一些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也波及到学术界。医学界论文的数据造假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掺假的科研对中医发展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推动,有可能还会误导发展方向。科学不能靠吃老本维持生计,科学更不能急功近利,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向神圣的世界科学殿堂。崇尚科学,要求我们耐得住寂寞,摒弃个人、行业狭隘之成见和功利虚荣之心;崇尚科学,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养成严谨的科研、工作作风;崇尚科学,要求我们勤于思考,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护中医的独立地位;崇尚科学,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吸收和应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成果,弘扬祖国医学。江泽民在会见杨振宁等6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时指出,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这对于指导中医的发展同样有重要意义。
, 百拇医药
    做德才兼备,具有综合能力,全方位发展的复合型中医人才。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是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身的广泛学习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推广应用能力,并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在发展中超越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培养成为全方位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做一个合格的中医人才。中医的发展关键是临床疗效,因此,尤其要重视临床实践的能力。拜访名医,博览古籍,以“治好病,服好务”为宗旨,以“大医精诚“为一生之志。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把自己所想、所做的事情,在第一时间以论文、著作、课题及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加以记录、汇集、分析、整理,并得出结论。

    “路漫漫其修远兮”—面对互联网上的“中医存亡大论争”,中医的振兴之路也许不会是一路顺风,中医的成才之路也许充满了艰辛和考验。作为中医人,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坚信自己的选择,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乐观的心态。21世纪重视人才,21世纪呼唤人才。唤起我们的自信与觉醒,唤起我们的活力与激情,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做合格的中医人才,创辉煌的中医未来!

    摘自:《中医药学刊》文/柳越冬 王 禹 陶弘武 成泽东 指导:徐兴稳教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