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45108
吃药千万不能凭“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2月9日 《当代健康报》 2004.12.09
     日前公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过去10年,我国公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率明显下降,居民自我医疗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调查表明,36%的居民生病后不是去医院就诊,而是跑到药店购药,采取自我医疗,并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增加。目前,农村已由1998年的23%增加到31%,城市由44%增加到47%。

    许多人都有自己给自己治病的习惯和勇气。在曾经的一次调查中,59%的城市居民表示,如果得了小病,他们愿意自己到药店买点儿药吃,57%的被访者去药店主要买治伤风、咳嗽、感冒之类的“小药”。但是,人们往往不能准确地判断自己得了什么病,有人是凭经验买药,有的则是让广告和亲友“决定”自己吃什么药。与此相对应,全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的病人达250多万人,各级医院住院病人中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吃错药”。

    久病未必能成“良医”

    “久病成医”是中国人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有许多慢性病人,就是凭着自己多年来看病吃药得来的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的“经验”给自己开处方。专家认为,这样做隐患很多,弊大于利,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
, 百拇医药
    有些人常常根据医生开过的药“依葫芦画瓢”买药吃,殊不知很多疾病即使症状相似,可因时、因人各不相同。马大妈年纪大了,自然免不了有些老年病。医生考虑到马大妈七十多岁的高龄和身体状况,为她选用了某种副作用小、见效快的进口药,果然仅几天工夫就药到病除。后来,马大妈的病又有几次反复,每次医生总是开那个药,一吃就好。于是,马大妈自己到药店买了这种特效药,一吃就是十年。可后来,马大妈渐渐发现特效药失灵了,不但对老毛病没有明显的医治效果,而且还会引发其他诸如腹痛、腹胀的症状。在实在无法再拖的情况下,她万般无奈地进了医院。当她疑惑地将特效药失灵的事情告诉医生时,医生大吃一惊,立即让其停止用药,同时告诫她不能迷信一种药物擅自长期服用。原因在于:长期服用,人体本身会产生某种抗药性,降低药效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在服药的这十年时间里,已八十多岁高龄的她身体机能退化严重,早已不同于十年之前。“特效药”的种种副作用就会全部表现出来,对机体造成伤害。

    自我加量服用药物的现象在生活中也不鲜见。有位老年糖尿病人长期用消渴丸,每次5粒,一日两次,由于自查尿糖疗效不太理想,于是自作主张,改为每次10粒,一日三次口服,结果当天夜里就出现低血糖昏迷,后经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但由于低血糖时间过久、大脑严重受损,最终成了终日卧床的植物人。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应当慎之又慎,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急躁冒进,矫枉过正。低血糖往往比高血糖更危险,而且,盲目增加药量,药物毒副作用也相应增加。
, 百拇医药
    疼痛难受不一定都是病

    在山东省济南市山水大润发附近的一家药店,一位姓张的女士告诉记者,最近她感冒了,没有时间去医院检查,所以乘买菜的工夫顺便买点药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许多人只要不舒服,自己就想当然地买药服用。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一定真得能够节约时间与金钱。李先生经常扁桃体发炎,由于工作忙,每次都是到药店自行购些对症的药品,病情也时好时坏,这种情况维持了五年之久,由于长时间不间断地服用不同品牌的消炎药,产生了抗体,现在一发炎就得去医院输液,因为光吃消炎药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急救科副主任刘纪改告诉记者,症状既是疾病的外在表现,也往往是肌体自我保护的一种防御反应。因此,如果对肌体自我保护反应也对症下药,容易适得其反。咳嗽可将气管内的痰及异物排出体外,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对炎症分泌物及异物排出有积极作用,如果一咳嗽就吃止咳药物,则不利于炎症的消除;发热是对致热因素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是一种抗病措施,如果在发热时开始就投以退热药,不仅对肌体不利,对治疗疾病也不利,体温超过38.5℃时,才应该立即采取退热措施;某些对胃有刺激性的物质、有毒有害物质、变质的食品、有害的微生物及毒素等进入胃内可引起呕吐,人体借此动作将有害物质排出,若此时采用止吐药物,无疑不利于有害物质排出,而使其滞留体内;在许多情况下,腹痛是腹部疾患的主要或惟一症状,诊断则要依赖疼痛的部位、性质、部位变化和疼痛发展过程中脏器功能症状等观察与判断,如果过早使用止痛药物,疼痛会因药物的作用而消失,最终掩盖引起疼痛的疾病的临床表现;腹泻主要是肠运动和分泌功能失调,多由细菌病毒感染、饮食不慎、食物中毒所致,开始时腹泻是一种保护性反应,这种腹泻会将有毒和刺激性物质排出体外,所以,不能马上服用止泻药。诸如此类的症状还有很多,都是人体自己调解生命的一种形式。

    可见,当好自身的医生并不是容易的事,并不是学了点医学科普知识就可以给自己看病了。我们在劝说广大读者不要有病自己医的同时,又忍不住要呼吁尽量避免和减少过度诊疗,呼吁全社会关注看不起病的弱势群体,企盼医疗保险机制的更加完善。 (本报记者 陈璐),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