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临证心法
编号:10536643
我的治喉法则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2月23日 清阳客栈
     江苏省中医院,南京 (210029)

    原载于《江苏中医药》2004年第25卷第3期

    提要 中医历来对喉咙这个器官认识模糊,有如“花似雾里看”,中医没有真正的喉科医生,也没有喉科书。而真正的中医喉科学,实际上隐迹潜形于特具优势的中医外科学中。总结数10年的临床工作,所得治喉法则是用中医外科学来治疗发生在喉部的外科病。当然,喉部的功能性疾病宜采用内科学手段处理。

    孟軻(公元前372~前289年)在《孟子·尽心下》中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两千年后的今天,中医喉科医生都有“不读喉科书,则为了无书”的感叹。

    中医高校五版教材明言有包括疫喉在内的中医喉科专业书80种(见1985版2页)之多,今言无书,这危言耸听之说,有谁来相信。因之不能不细说端详。

    1 中医“花似雾里看”地认识喉咙这个器官

    用杜甫(712~770年)《杜工部小寒食舟中作》诗的“花似雾中看”来评中医对喉这个器官的认识再确切也没有了。且看上古、中古及近世三个时期的著作文献来核实即得。

    上古《难经·四十二难》“喉咙重十二两,广二寸,长一尺二寸,九节”。九节,指两肺叶中间“人”字形支气管上端两合一处上面的气管,以其由一节一节环状软骨组成而得名。所以中医心目中的喉,是从声门起,下达气管与支气管接壤交界处以上的除了肺叶以外的全部呼吸系统。

    中古《太平圣惠方第三十五卷·咽喉论》“咽门与喉咙并行”。视为咽与喉不是连接贯通而是骈列并行的两条管道。历来的糊涂认识及朦胧概念,在同时的《苏沈良方·论脏腑》中反映得入木三分,谓:“皆谬说也,又言人有水喉食喉气喉,亦谬也。世传欧希范真五脏图亦画三喉,盖当时验之不审。水与食同嚼而吞,岂能口中遂分二喉哉。人但有咽有喉二者而已”。虽然确切也承认咽与喉两个器官,但还是把上下连接贯通的一体误作两条管道。

    直到近世19世纪末,还没有真正认识清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