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2517
保护动脉内膜减少冠心病发生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6日 《中国医药报》2005.01.06
     已是耄耋之龄的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阮士怡教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能设法保护患者动脉内膜的功能结构,使其不受或少受损伤,可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的新途径。q/#r*, 百拇医药

    冠心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只有解决了动脉粥样硬化,才能控制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还未完全阐明,其中脂质代谢失常、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动脉壁本身变化被认为是主要因素。尽管几十年来国内外对血脂增高及其代谢失常研究进行得非常深入,还推出了不少降血脂的中西药物,中老年人也非常重视限制脂肪的摄入,但并未扼止冠心病的发展,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在上升。阮士怡教授认为,脂质代谢失常虽能使动脉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但从降脂中西药物的治疗效果看,脂质代谢失常并非导致冠心病的元凶。临床上血脂不高而患冠心病者不乏其人。另外,儿童肾病患者,血胆固醇可高于正常值数倍,但这种患儿却很少同时合并冠心病。q/#r*, 百拇医药

    阮士怡教授介绍说,正常动脉由内皮细胞、具有弹性的中层及外膜组成。内皮细胞直接与血流接触,当内皮细胞受血流冲击力大时,其受损的几率就大,受损的内皮细胞易被血浆蛋白侵入。血浆蛋白进入细胞壁时需经过三道屏障:首先是动脉内皮细胞;二是内弹力板;三是平滑肌细胞的胞饮作用。当动脉内膜表面的内皮细胞出现功能和(或)形态的变化,对血液中脂蛋白通透性增加,使血浆中的脂质沉积于内皮下,进而使血管内膜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血管内膜变厚并硬化,使血管腔发生狭窄。至于血栓的形成,也是先有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抑制血小板黏集及促使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如内皮细胞有损伤时,它就会发生多种促凝作用,使血液在血管内凝集而促使血栓形成。血栓又刺激受损的内皮组织,使血管的内皮组织过度增生,将血栓包围,血管腔发生阻塞。q/#r*, 百拇医药

    病理学家研究发现,动脉狭窄多发生在血管涡旋及分岔处,因为这些部位血管内膜易受损伤。相对来说冠心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是因中老年人血管内皮细胞经多年血流的冲刷及随增龄的老化,中层弹性纤维逐渐变得僵直、脆弱,甚至发生断裂,使动脉弹性减弱,血管中的胶质蛋白绝对值增加,以及胶质蛋白纤维相互交联而形成越来越大的纤维束,使血管腔变窄阻碍血流。q/#r*, 百拇医药

    阮士怡教授推断,受血脂侵犯的血管必先有内膜损伤,然后才能受血脂侵犯,如能设法保护动脉内膜的功能结构,使其不受或少受损伤,可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的新途径。q/#r*, 百拇医药

    文/刘道安(刘道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