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62478
膳食要回归传统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10日 中华女性网
     近年来,由于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向高能量、高脂肪转型,造成国人脂肪过剩和微量元素缺乏两大问题,从而成为慢性病高发的隐患。

    我国地大物博、地理气候条件万千,粮食、蔬菜、果木等作物种类繁多,“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养助益充循自然”的饮食观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饮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其特点是:谷物作为主食,副食则是新鲜的天然食品(蔬菜、水果、菌类、藻类,并搭配少量动物性食物),烹调方式以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为主,这样不仅保证了食品安全,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食物品种。烹调大多使用植物油,搭配有大豆酱、醋等发酵食品,食用糖较少且大多是红糖。这种膳食结构特点,保证了食物中70%的热量与67%的蛋白质来自主食谷物。这一膳食结构具有的广杂性、主从性和匹配性,不仅符合人类消化道的组织结构,适应人体全面营养的需要,有助于人类健康和种族繁衍;还能缩短人类的食物链,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的自然农业资源,提高食物资源效益。中华民族传统饮食结构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人类健康与自然之间关系、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总体把握,并且是预防慢性病的最佳饮食选择。目前,国际营养学界认为这种结构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癌症等“文明病”的最佳膳食结构。

    我国传统膳食结构具备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与之相比,西方的饮食结构在食物搭配上显然单调得多,欧、美的膳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过多,蔬菜摄入量太少。以“洋快餐”为例,“洋快餐”的最大缺点就是肉量太多、蔬菜太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低维生素、低矿物质是其特点。高热量摄入易诱发肥胖,高钠则诱发高血压。这样的饮食已成为导致西方人心脑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病高发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们致力于学习西方文化,热衷于接轨、引进、模仿,却忽视了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造成“洋快餐”泛滥、“慢性病”肆虐的“尴尬”局面。因此,为了国人的健康,我们主张让膳食回归传统。(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 赵霖),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