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0536685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18日 厚朴中医网
     闫云科

    2004年12月2日,我的恩师刘绍武先生以98岁高龄于海口谢世,噩耗传来,心中甚感悲痛。月余来,恩师之慈容每现于梦中,恩师之声音常萦绕于耳际,遥忆恩师之谆谆教诲,如在昨日。感念交集,潸然下笔。

    刘绍武先生系山西省襄垣县人,他是我国首批师承教育500名指导老师之一。然而谁能想到,这样一位蜚声全国的名医竟是全凭自己的苦学钻研而成才的!先生幼年仅读过高小,从17岁开始学医,以书为师,七年后,他便在长治组建了友仁医院和友仁医社,名扬晋东南,求诊者络绎不绝。

    先生谙熟《内经》、《难经》,精通《伤寒》、《金匮》,对《伤寒杂病论》诸条文熟背如流,见解独到。经过数十年的潜心研究,根据六经辨证方法,将部证、病证、汤证等进行归类,通过反复临床实践,创立了“三部六病”学说,及相关理、法、方、药治疗体系,著有《三部六病精义》一书。三部六病学说乃学识、技术并茂之学说,是中西医理论与技术相结合之新型学说。这是先生突破传统文献,做到古为今用的创新之学,已为越来越多的医界同仁所服膺。

    先生临床,重证据,抓主证。他无证不信,无由不舍,谨遵定证、定方、定疗程“三定”原则。定证者,首要认证准确,然后据证定方、守方,证不变则方亦不变,非有胆有识孰能如此?定疗程者,乃据病症之轻重,以决定疗程之短长,来减轻患者之忧,坚定服药之信心。

    “上鱼际脉主肝阳上亢,聚关脉主肝气郁结,弦长脉示肠道疾患,涩脉示心脏功能低下”系先生七十余载以脉测证、凭脉论治之经验结晶,先生还依此创立了相应施治方剂,很易于学习,便于掌握。

    涩脉一脉,《濒湖脉学》有言:“细而迟,往来难,短且散,或止复来,或三五不调,如轻刀刮竹”,“如雨沾沙,如病蚕食叶”…….此等形容之句,学者很难领悟把握。对此,刘老释之曰:“涩脉者,大小不等,快慢不等,有力无力不等。”他以此“三不等”教人,则容易领会多了,并能以此执简驭繁,出奇制胜于临床。

    先生不仅博通中医典籍,而且于西医书籍亦广为涉猎,有相当的造诣。在中西医学术上,先生最不存门户之见。他常说:“学术无古今、无中外、无尔我,以是者为是,非者为非,永远以先进代替落后”。这是先生的学术观,这是先生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常新常进的治学态度。惟其如此,才有他那三部六病学说的创立。先生天资聪颖、兴趣广泛,记忆力又特别好,他不独深研医籍,且旁及经学周易、诸子百家、文史艺术诸书,甚至一些宗教典籍亦无不观览。这也许就是造就他那能够博采众长的渊源吧。

    先生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手到病除,活人无算,感恩戴德者遍于三晋,但他从不骄人,更不把高超的医术作为获利的工具。凡感恩赠礼者,一概谢绝,此一规矩,终生不破。他淡薄名利,贱视金钱,以医德为生命。生前常以大医孙思邈“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之语自警,且以此语育人。其医德之高尚,令人无不敬佩。先生生活简朴,终生布衣蔬食,从不追求物质享受,亦无烟酒嗜好。他的室内陈设简陋,除书籍外无任何装饰之物或高档家俱。自患高血压后,戒绝肉食钠盐,几十年淡食如一日,于此亦可见其超人的毅力,此也是先生高寿之秘诀。

    1976年,我在太原市中医研究所进修,这一年也正是我亲受先生教诲之年。其时,适值先生病休在家,我与郭维峰等同志不时登门求教。他为我们传授自己学伤寒、用伤寒之经验,讲述其三部六病学说。由于他有精深的理论,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所以讲述任何一个问题,皆有理有据,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生动诙谐。先生又善于比喻,聆听其课,如灌醍醐。自太原进修之后,我与先生便结下了不解的师生之谊,每逢到省城,必拜谒恩师,求教释疑。至于我与先生之间书信往来,更属不鲜,先生谆谆教诲后生之意溢于字里行间。某次,在先生赐我的书中写道:“《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一本核心著作,你要立志钻研此书,我每逢言念及你,心中就有说不出来的欣慰,像我这七十岁的人,在晋北看见了你这青年新生的力量,怎能抑住这种内心欢畅呢?祝你继续攻读,在中医的征途中放出曙光。”我闻此言,不禁汗颜。这不过是先生对我们的鼓励罢了。扪心自问,自己虽在伤寒园地耕耘三十余载,然未能给医林增添绿意,我只有以恩师的话鞭策自己,悼念这位德高望重的医林国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