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质疑中医 > 文章00
编号:10536098
中医只与《易经》结合才没有前途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91期
——与杨振宁教授商榷《易经》与中医的关系,第一,从“医易同源”来探讨中医的理论架构问题,第二,从“医易相通”来探讨中医的学科属性和科学性问题,第三,从“医易同归”来探讨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发展
     ——与杨振宁教授商榷《易经》与中医的关系

    最近,《中国中医药报》刊登了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2004年10月23日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上的发言。虽然我是学西医出身的,但并没有门户之见。相反,我觉得杨振宁教授“中医和《易经》结合没有前途”的结论未免下得有些武断。现就编者给出的命题“《易经》与中医的关系”与杨老进行商榷。

    第一,从“医易同源”来探讨中医的理论架构问题

    中国医学史上有一句话,叫做“医易同源”。对于这句话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从文化形态上考察,巫文化(有的说还包括玄学)是《易经》和中医学理论共同的源头;二是从理论依据上考察,《易经》和中医学共同的核心理论是阴阳五行学说。

    首先,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易经》。

    众所周知,《易经》又称为本经,由卦画、卦辞和爻辞(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卦辞和爻辞共四百五十条,凡四千九百多个字)组成,形式上是我国西周末年的一部占筮书,但其内容确为殷商社会生产、科研的纪实,孕育着中国早期文化的胚芽,是中国最早的科学思维、哲理、文化的鼻祖。其中,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宗教等无不涉及。成书于春秋至战国中期的《易传》,是对《易经》的注释和发挥。《易经》与《易传》合称《周易》,是一部融哲学、科学、文化为一炉的辉煌古籍,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由于《易经》在形式上主要是占筮活动的资料记载,并被占卦算命者奉之为宝典,所以有不少人认为其起源于巫文化。还有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就是“《易传》成书后,易学由迷信转变为理性,由巫术转变为哲学”(张其成,《易学与中医》)。

    虽然阴阳五行学说并不是《周易》的创造,但“阴阳”确实是《周易》的最基本范畴和理论精髓。《易经》中卦爻的最基本符号“-”、“--”反映了上古先民的阴阳观念。《易传》充分吸收了当时的阴阳五行观念及诸子百家之说,对《易经》进行重新整理,并将《易经》中孕育的阴阳观念加以发展补充,纳入了当时的阴阳思潮。《周易》以“一阴一阳之谓道”说明阴阳是一切变化的根源,这既是易学的哲学基本原理,也是六十四卦结构的基本原则;又以“阴阳不测之谓神”,指出阴阳二气是宇宙运动的根本。

    其次,再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中医学。

    关于中医学的起源,比较普遍的观点是起源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实践(劳动、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但不可否认的是,医学在其产生的过程中确实与巫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导致了“医源于巫”的提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7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