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动脉炎诊断有新方法
本报讯 日前,山东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源潮教授与其助手对发生在国内的一种风湿免疫病——巨细胞动脉炎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巨细胞动脉炎的诊断提出了新的思路。
据张源潮教授介绍,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血管免疫性肉芽肿性炎症疾病,该疾病可引起多系统损伤,临床的主要表现为血管炎、多肌痛、头颅及五官受累等症状。截至2004年上半年,国际文献查新检索显示,中国对该病的报道例数仅为28例,该病在中国仍然属于罕见疾病。对中西方学者诊断差距进行分析后,张源潮教授认为按照经典的颞动脉盲检阳性率并不高,而完全依靠临床诊断又因重复性差而难以与国内外同行达成共识。
为此,他们在详尽研究大量临床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诊断思路流程:一是患者症状体征的临床判断;二是B超全身血管评价;三是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检查;四是定位后行颞动脉活检。
张源潮教授及其助手自2004年4月至12月使用该创新诊断思路后,已确诊了8例巨细胞动脉炎患者,新的诊断思路流程大大提高了巨细胞动脉炎的诊断率。 (高国起), 百拇医药
据张源潮教授介绍,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血管免疫性肉芽肿性炎症疾病,该疾病可引起多系统损伤,临床的主要表现为血管炎、多肌痛、头颅及五官受累等症状。截至2004年上半年,国际文献查新检索显示,中国对该病的报道例数仅为28例,该病在中国仍然属于罕见疾病。对中西方学者诊断差距进行分析后,张源潮教授认为按照经典的颞动脉盲检阳性率并不高,而完全依靠临床诊断又因重复性差而难以与国内外同行达成共识。
为此,他们在详尽研究大量临床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诊断思路流程:一是患者症状体征的临床判断;二是B超全身血管评价;三是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检查;四是定位后行颞动脉活检。
张源潮教授及其助手自2004年4月至12月使用该创新诊断思路后,已确诊了8例巨细胞动脉炎患者,新的诊断思路流程大大提高了巨细胞动脉炎的诊断率。 (高国起),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