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对策
编号:10536257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必须分化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98期
1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分化的回眸,2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分化的理由
     张登本 张喜德 黄广平 孙理军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学科

    学科总是不断地向着深化、细化方向发展,不分化就很难使其深入、很难使其前进,任何一个学科发展的历程都是如此,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也不例外。中医基础理论经过50多年的风雨历程,其学科概念的科学内涵及其外延逐渐明晰,该学科的丰富内涵已经不能再用一本教材、一门课程所能涵纳,已经进入了应当分化的“阵痛分娩”时期。

    1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分化的回眸

    中医基础学科的概念产生有50多年的历史。1957年由白羊先生出版了名为《中医学基础的翻译》一书,1958年由福建中医学院几位老前辈编著出版了《中医学基础》,成立于1956年的南京中医学院为了满足刚建立不久的高等中医教育之所需,编著出版了《中医学概论》这一中医学基础知识的教材,其流传最广、影响深远,在中医教育史上有开创性意义。由于1958年国务院在已批准成立5所中医学院的基础上又相继批准成立了10多所省属院校,为满足招生数量扩大后的需求,卫生部成立了全国中医院校教材编写领导机构,于是产生了统编中医基础知识的教材——《内经讲义》。该教材于1964年杭州会议后又作了修订,1964年又出版了修订后的第二版《内经讲义》。这两版《内经讲义》的内容结构和编写思路大体一致,均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是运用现代语言对中医理论知识,从“绪论、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方面予以简要介绍。后半部分节选了《素问》和《灵枢经》相关篇的原文,对原文仅作十分简要的校注。这两版《内经讲义》于80年代后分化为《中医基础理论》和《内经选读》两门教材,并且被称为中医院校统编教材的第一版和第二版。

    第一、二版《内经讲义》面世后使用的时间最为短暂,尤其是二版《内经讲义》仅供65级一届学生使用即被文化大革命的洪流终止其历史使命。在中医院校中断招生7年后,为了满足1973年全国招生的需要,北京率先编写了名为《中医学基础》教材(即第三版),此版教材供文革期间共计五届学生使用。1976年10月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并于1977年在一个年度内春、秋两次高考,一年内两届学生入学,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求,于是卫生部又组织编写了第四版《中医学基础》,此版教材为77级至82级在校大学生使用。

    第三、四两版教材均名为《中医学基础》,其内容结构也基本相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1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