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医易之争
编号:10536291
医易关系名实辨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00期
一、“易”和《易经》的概念有广狭义之分,二、中医学之源不是《周易》,三、易与占筮不可混为一谈
     广义的“易”是易学的总称,广义“易经”则泛指易学方面的著作,可包括先秦所有易学专著;狭义的“易”和“易经”则是《周易》的代称

    易学的范围远不止今本《周易》。后世流传的《周易》只是“周易”流派中的一个分支--“儒家易”

    “医易同源”的“易”是《周易》,“医源于易”的“易”则不是《周易》,而是指上古易理,也即“医易同源”的“源”。“医源于易”说是清代学者对“医易同源”说的深化和补正

    医易关系名实辨

    顾植山 安徽中医学院

    杨振宁先生去年秋天有关《易经》和中医的两次讲话,引起了学术界的大讨论。《中国中医药报》及时组织了这场讨论,对活跃学术气氛,促进中医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关于《易经》与中医关系的讨论中,有作者认为“讨论的前题有点问题”,《易经》“未必对中医有重大影响”。联系到过去对医易关系问题的争议,感到许多分歧是对“易”和《易经》概念的不同理解引起的。荀子曰:“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名实不辨,则“人多辩讼”。故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对医易关系中的一些概念作出明确的辨析。

    一、“易”和《易经》的概念有广狭义之分

    “易”和“易经”的概念,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易”是易学的总称,广义“易经”则泛指易学方面的著作,可包括先秦所有易学专著;狭义的“易”和“易经”则是《周易》的代称。

    杨振宁教授说“夏朝已经有了最早的《易经》典籍,叫《连山》,晚一些的商朝有《归藏》,现在我们所见的《易经》相传是西周时期周文王所作,故名《周易》。”可见杨教授所讲的“《易经》”,是指广义的概念。他在论述《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时,甚而追溯到汉语成为单音语言的时代,其广义概念极为明确。

    为了避免广义易和狭义易在概念上的混淆,需要对“易”的概念作更具体的说明。

    易学的范围远不止今本《周易》。相传古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有人把“三易”理解为《连山》《归藏》《周易》三部书,笔者更倾向于三大易学流派的解释。因为“连山易”时代是否有图书这种载体形式尚存疑问,更重要的一条理由是,《汉书·艺文志》除列于儒家“六艺略”中的《易经》(即今本《周易》)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4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