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536545
卒中治疗指南电子程序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3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5年第8期
     美国哈佛医学院神经科副教授Schwamm在会议上报告,采用美国卒中学会(ASA)发布的卒中治疗指南电子提示程序后,医疗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该研究是由99所医院协作完成的,共纳入21563例卒中病人。目的是确定执行ASA程序是否可以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和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的医疗质量。研究从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每3个月统计一次,并与基线医疗质量进行比较。

    主要观察指标是使用静脉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病人比例,发病2小时内及发病3小时内到达急诊室的病人不用tPA的理由。研究强调到达医院60分钟内开始tPA治疗,到达医院48小时内开始抗血栓治疗(如有适应证),以及监视病人症状、全身或颅内出血的重要性,

    结果显示,执行ASA程序后,应用静脉tPA的卒中病人增多了;在不用tPA的病人中,有正当理由的也增多了。

    在发病后2小时内到达医院的病人(804例)中,基线tPA使用率为32.3%,以后tPA使用率逐季增加,至第4季增至61.1%P<0.0001。在发病后3小时内到达医院的病人(1033例)中,基线tPA使用率为26.9%,至第4季增至44.5%P<0.0001。在未使用tPA的病人(3504例)中,在基线和研究结束时有正当理由的分别占62.9%和85.2%P<0.0001)。

    tPA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在基线和研究结束时分别为4.4%和3.6%。到达医院48小时内开始抗血栓治疗的病人,在基线和研究结束时分别为85.3%和95.3%。

    Schwamm说,参加研究的医师对ASA程序非常满意,它可以帮助医师更容易地做好医疗工作。ASA程序提醒医师该怎么做,所以医师不必完全依靠自己的记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