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与药名 撷趣
秦王试剑草
传说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无度,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山西太原唐王李渊揭竿而起。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带领兵马,所向披靡。一日,他令部队在西山寺前小憩,忽见西山寺上洞中住着一个千年古猿。那古猿看出李世民乃真命天子,就献上一口宝剑,秦王接过宝剑一看,果然十分锋利。忽然,秦王不小心割伤了手,鲜血直流,秦王随手丢了宝剑,恰好丢在大古猿的脚上,也割了一道口子。古猿不慌不忙在寺庙墙脚下扯了一把野草,用双手揉了揉敷在伤口上,血就止住了。秦王也仿效古猿的做法,果然灵验。后来,秦王在东征西讨的战场上就是靠这种草药治好了士兵的伤口。将士们为了感谢秦王的恩德,将这种草药命名为“秦王试剑草”。又因为草药的叶儿像鹿蹄,亦称“鹿蹄草”。
金寄奴
南北朝时宋开国皇帝刘裕,小名寄奴。刘裕年幼时家里很穷,经常靠他去割野草做煮饭燃料。传说有一天,刘裕在割草时看到一条巨蟒,他用柴刀去砍,蟒蛇受了伤,一闪身就不见了。次日,刘裕又去砍柴,忽闻密林深处有杵臼声,他寻声前去,见两个青衣童子在捣药。刘裕问他们捣药做什么用,那童子道:“我家主人(蟒蛇)昨日被人砍伤,要这种草药敷治。”刘裕听到这里吓了一跳,忍不住叫了一声,吓得两个童子急忙逃窜,丢下了草药。后来刘裕驰骋疆场,在南征北战中,他用这种草药治好了不少受伤战士。然而人们却不知道这草药叫什么名字,大臣们提议:“这草药是皇上发现的,就以刘寄奴作为药名吧!”因刘字繁写为卯金刀,故又名为“金寄奴”。江东人又呼为“乌藤菜”。
, 百拇医药
罂粟子
在唐武德元年三月,李世民为了统一中国,马不停蹄地又去攻打西秦薜举,不幸在战场负伤,被当地一位老人所救。老人把一把比米还小的东西放在锅里,炒熟了递给秦王说:“请将军服用此物,可治伤痛。”秦王依言服下,一觉醒来,伤口果然不痛,并已结痂。李世民做了皇帝后,率众赶深山面谢老人,当他来到当年养伤的草屋时,只见门上挂了一把锁,还贴着一首顺口溜:“黎民罂粟子,罂粟子黎民,愿君永不忘,江山牢又稳。”李世民对草屋深深地鞠了一躬。事隔不久,朝廷传下圣谕,封罂粟子为“御米”。后来,人们又把它的壳叫御米壳。《本草纲目》上载,因其状如箭头,中有细米,故又称“米囊子”。
骨碎补
五代十国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也命名了一种草药。一天,卫士们围着狩猎场,争看皇帝射鹿。皇帝果然箭无虚发,射中了鹿的后脚,顿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正在得意间,突然从山谷树林中窜出一只凶猛的金钱豹,吓得皇帝宠妃从马上摔下来,把左脚胫骨摔成骨折。皇帝心里很着急。正在这时,一名出身民间草医的卫士跪在皇帝面前说:“万岁切勿受惊,奴才还认得点草药,保娘娘平安无事。”说完,便从山冈上采来草药,捣烂敷在皇妃的伤口上,很快血住痛止,不几日,便可行走自如。皇帝大喜,问卫士此草药叫什么名字。卫士说:“启禀万岁,此药尚无名字,请皇上恩赐。”皇上捋着胡须,笑着说:“此药能把碎骨补起来,就叫‘骨碎补’吧。”后来,李时珍又根据其形状将其命名为“猴姜”。有的地方叫“胡孙姜”或称“石毛姜”。
, http://www.100md.com
白头翁 公元1359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战斗失利,退到浙江开化县古田山区。时值阴雨连绵,由于饥饿和寒冷,一大批士兵得了痢疾,卧床不起,急得朱元璋仰天长叹:“老天爷何故与我过不去?!”正在焦急之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带着儿子,挑着满满两箩筐草药走进军营,适逢朱元璋视察军营路过此地,下马躬身问道:“仙翁采的是何种草药?”那老汉见是一位英俊武将,不敢怠慢,便如实相告:“此草药长在山坡荒地,田头地边。若将此草根与马齿苋、茶叶同煎服,可医治疾病。”朱元璋一听大喜,传令各军营按老汉送来草药去采挖,洗净与马齿苋、茶叶用大锅煎熬,嘱患病的士兵服用。不出两日,士兵们都康复了。
公元1368年,朱元璋打败了元军,建立了明朝,称帝于南京。一日,他与军师刘伯温叙旧,谈起那白发老汉的草药帮了他的大忙。刘伯温问朱元璋草药叫什么名字,朱元璋拍着脑门笑着说:“我当年还没有问那白头老翁呢?就请爱卿起个名儿吧?”刘伯温说:“就依万岁所说的,叫‘白头翁’吧!”, 百拇医药( 林 林)
传说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无度,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山西太原唐王李渊揭竿而起。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带领兵马,所向披靡。一日,他令部队在西山寺前小憩,忽见西山寺上洞中住着一个千年古猿。那古猿看出李世民乃真命天子,就献上一口宝剑,秦王接过宝剑一看,果然十分锋利。忽然,秦王不小心割伤了手,鲜血直流,秦王随手丢了宝剑,恰好丢在大古猿的脚上,也割了一道口子。古猿不慌不忙在寺庙墙脚下扯了一把野草,用双手揉了揉敷在伤口上,血就止住了。秦王也仿效古猿的做法,果然灵验。后来,秦王在东征西讨的战场上就是靠这种草药治好了士兵的伤口。将士们为了感谢秦王的恩德,将这种草药命名为“秦王试剑草”。又因为草药的叶儿像鹿蹄,亦称“鹿蹄草”。
金寄奴
南北朝时宋开国皇帝刘裕,小名寄奴。刘裕年幼时家里很穷,经常靠他去割野草做煮饭燃料。传说有一天,刘裕在割草时看到一条巨蟒,他用柴刀去砍,蟒蛇受了伤,一闪身就不见了。次日,刘裕又去砍柴,忽闻密林深处有杵臼声,他寻声前去,见两个青衣童子在捣药。刘裕问他们捣药做什么用,那童子道:“我家主人(蟒蛇)昨日被人砍伤,要这种草药敷治。”刘裕听到这里吓了一跳,忍不住叫了一声,吓得两个童子急忙逃窜,丢下了草药。后来刘裕驰骋疆场,在南征北战中,他用这种草药治好了不少受伤战士。然而人们却不知道这草药叫什么名字,大臣们提议:“这草药是皇上发现的,就以刘寄奴作为药名吧!”因刘字繁写为卯金刀,故又名为“金寄奴”。江东人又呼为“乌藤菜”。
, 百拇医药
罂粟子
在唐武德元年三月,李世民为了统一中国,马不停蹄地又去攻打西秦薜举,不幸在战场负伤,被当地一位老人所救。老人把一把比米还小的东西放在锅里,炒熟了递给秦王说:“请将军服用此物,可治伤痛。”秦王依言服下,一觉醒来,伤口果然不痛,并已结痂。李世民做了皇帝后,率众赶深山面谢老人,当他来到当年养伤的草屋时,只见门上挂了一把锁,还贴着一首顺口溜:“黎民罂粟子,罂粟子黎民,愿君永不忘,江山牢又稳。”李世民对草屋深深地鞠了一躬。事隔不久,朝廷传下圣谕,封罂粟子为“御米”。后来,人们又把它的壳叫御米壳。《本草纲目》上载,因其状如箭头,中有细米,故又称“米囊子”。
骨碎补
五代十国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也命名了一种草药。一天,卫士们围着狩猎场,争看皇帝射鹿。皇帝果然箭无虚发,射中了鹿的后脚,顿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正在得意间,突然从山谷树林中窜出一只凶猛的金钱豹,吓得皇帝宠妃从马上摔下来,把左脚胫骨摔成骨折。皇帝心里很着急。正在这时,一名出身民间草医的卫士跪在皇帝面前说:“万岁切勿受惊,奴才还认得点草药,保娘娘平安无事。”说完,便从山冈上采来草药,捣烂敷在皇妃的伤口上,很快血住痛止,不几日,便可行走自如。皇帝大喜,问卫士此草药叫什么名字。卫士说:“启禀万岁,此药尚无名字,请皇上恩赐。”皇上捋着胡须,笑着说:“此药能把碎骨补起来,就叫‘骨碎补’吧。”后来,李时珍又根据其形状将其命名为“猴姜”。有的地方叫“胡孙姜”或称“石毛姜”。
, http://www.100md.com
白头翁 公元1359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战斗失利,退到浙江开化县古田山区。时值阴雨连绵,由于饥饿和寒冷,一大批士兵得了痢疾,卧床不起,急得朱元璋仰天长叹:“老天爷何故与我过不去?!”正在焦急之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带着儿子,挑着满满两箩筐草药走进军营,适逢朱元璋视察军营路过此地,下马躬身问道:“仙翁采的是何种草药?”那老汉见是一位英俊武将,不敢怠慢,便如实相告:“此草药长在山坡荒地,田头地边。若将此草根与马齿苋、茶叶同煎服,可医治疾病。”朱元璋一听大喜,传令各军营按老汉送来草药去采挖,洗净与马齿苋、茶叶用大锅煎熬,嘱患病的士兵服用。不出两日,士兵们都康复了。
公元1368年,朱元璋打败了元军,建立了明朝,称帝于南京。一日,他与军师刘伯温叙旧,谈起那白发老汉的草药帮了他的大忙。刘伯温问朱元璋草药叫什么名字,朱元璋拍着脑门笑着说:“我当年还没有问那白头老翁呢?就请爱卿起个名儿吧?”刘伯温说:“就依万岁所说的,叫‘白头翁’吧!”, 百拇医药( 林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