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医业 > 医院 > 正文
编号:10546499
政策法律缺失 医改摸索前进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2321期
     新华社记者 刘璐璐\, http://www.100md.com

    作为医疗体制改革的基础,医院产权改革的大幕已拉开许久,各地医改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然而,众多实践者认为,面对政策和法律的缺失,改革成了“孙悟空”,任凭怎么翻腾也难跳出“医疗体制”这个“如来佛”的手掌心。\, http://www.100md.com

    据记者调查,下列因素推动了医院产权改革的开展,但又问题重重:\, http://www.100md.com

    首先,民营医院大量涌现使医疗市场化成为现实,为公立医院的改革准备了缓冲地带。民营医院的出现打破了国家投资办医院的惯例,为医疗体制改革提供了实验田,同时因为民营医院有更为灵活的机制,可能将公立医院的优秀人才吸引过去,这也使得公立医院感受到改革的紧迫性。\, http://www.100md.com

    但由于国家在医疗市场方面政策和法律的缺位,以及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行政部门的多头管理,使得民营医院的发展环境较之公立医院缺失公平,夹缝中求生存的现状导致其在自律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面临投资回报的压力,为了追求盈利,服务质量降低和通过开办各种形式的所谓“专家门诊”欺骗病人等问题已经暴露出来。\, http://www.100md.com

    其次,海外投资主体进入中国,医疗市场上出现中外合资医院。这些海外资金通过收购原公立医院或者重新建设医院,引进海外资金的同时,也带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技术,对公立医院的市场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http://www.100md.com

    医疗服务具有特殊性,政府要兼顾投资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卫生的发展需要。业内专家认为,政府应尽快建立医院监督体系,在允许投资人获得一定水平的回报的同时,也要防止非公立医院因为单纯追求利润而忽略了医院救死扶伤的职能。\, http://www.100md.com

    目前,大型公立医院纷纷兼并、托管、收购企业、基层医院。大型医院为了拓宽市场份额,不断向基层扩张,基层医院因为资金、技术、设备等问题市场逐渐萎缩,生存艰难,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医院根据改革政策,需要与主业分离,自己寻找出路,这些都促进了医疗资源的整合,推动了医改的开展。\, http://www.100md.com

    我国目前对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两者虽然面临同样的市场和同样的收费管制政策,但是在注册、税收等方面却不一致,实际上没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因此,几乎所有大型医院的收购、兼并、合资都采取成立非营利医院的模式,这对目前医疗市场的现状没有起到改革的目的。据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法制委员会委员周宇君对记者说,大型医院在合资时,都不愿意以现金投入,而是以“技术入股”,这与公司法相违背,但由于非营利医院无须在工商部门注册,因此,回避了这一根本问题,实际上这种合资没有解决医院产权问题,而使其变得更加复杂。\, http://www.100md.com

    另外,由于大型医院的国有性质,在兼并、合资合作、收购中投资主体不明确,加之国家对非营利性医院的盈余分配有特殊限制,即投资收益上,公立医院的收入不能用来分配只能上缴国家,这就影响了医院的积极性,也造成了改革的不彻底性。\, http://www.100md.com

    同时作为湖南省医院管理协会理事的周宇君还对记者说,全国不少地区都组建了医院集团或医疗集团,其目的是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但这些医疗集团大多属于松散型的医院联盟,集团成员之间没有产权约束力,在重大、关键问题上各自为战,形成不了合力,无论是技术合作型、连锁经营型还是联合兼并型、资产重组型,都没有涉及产权制度的根本改革。从改革的目的看,医疗机构间组建医疗集团应逐渐由技术协作、资源共享式的联合向产权重组方向努力,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职工持股等形式,真正实现现代公司化管理。\, http://www.100md.com

    记者在调查时发现,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明显存在两大误区。\, http://www.100md.com

    一是盲目私有化,即有些地方把公立医院全部卖掉,所谓“一卖了之”。这种政府全部退出的方式,其动机往往是政府甩包袱,或政府追求政绩和改革的形象。\, http://www.100md.com

    专家指出,公用事业民营化并不等于完全私有化,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有些地方来看,私有化的过程太快,而全部卖掉以后,医疗保险制度没有跟上,这就使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被破坏。\, http://www.100md.com

    二是没有真正涉及产权制度的改革,采取技术协作、托管,这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医疗体制改革。一些大型医院的收购、兼并没有触及产权问题,是在产权不明的情况下,加入“无形资产”,使得产权形态更加复杂。收购、兼并后的医院依然是非营利性医院,分配形式上不能体现生产要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