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中年保健 > 中老年健康
编号:10768266
老人易忘必有因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1日 《家庭医生报》 2005年第15期(总第1000期 2005.04.11)
     退休会计师王凤娇年轻时是厂里的“活算盘”,人们都爱昵称她为“计算机”。不少时日的大小事情,别人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她却能如数家珍,回忆得滴水不漏。可是年过花甲之后,记忆却大不如前,常常落三丢四,最明显的是近事遗忘。日前,她一天即发生了两件尴尬的事:早晨上街买早点,却稀里糊涂买了一盒豆腐;中午红烧豆腐时本该洒放酱油却终于加了食醋。令全家人哭笑不得。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但随着年岁的增加、大脑的老化也会失去一些记忆。这是自然规律。其典型表现就是记忆力下降。老年人的记忆力衰减可分为健忘和遗忘。前者属于良性的生理过程,即大脑随着年岁的增长不可抗拒会出现相关性记忆障碍,常是突然发生,如想不起某个熟人的名字;到了商场记不起要买的物品,等等“怪事”、“可笑事”,都是“老人良性健忘症”的反应。假如这时伴有头晕、耳鸣、肢体乏力、麻木等,纵使是一过性、短暂性的,则应考虑是脑缺血发作的反映。尽管偶尔发作且不留痕迹,亦要引起警惕,及时求医查询。

    另一种是老年性的病理性遗忘,其特征是大脑患病或全身性疾患的实质性损害的基础上,发生的渐进性记忆衰退,反应迟缓,认知速降,学习懒散、交谊无趣,世事淡漠,且伴有情绪波动、或焦虑、或抑郁等。这显然是一种病态下的记忆衰亡,临床上最常见于老年性早期痴呆、帕金森氏病、脑缺血病、脑细胞中毒、肺心病等。因此既要治标又要治本综合处理,才能遏阻其发展。

    至于老年人的一般性健忘,则不必谈“忘”色变,关键是平时要合理用脑,科学护脑、营养益脑。生活中要与人多讲多接触多交流;要多读多思多用手指,多写多画多参加活动;多吃些花生、大豆、鱼类、奶类、蛋类以及芝麻、核桃、木耳等;同时要戒烟忌酒,少吃咸盐。这样多管齐下去用脑、护脑、养脑。那么,您的大脑将会永葆常绿,您的记忆力也会常盛不衰。, http://www.100md.com(刘泉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