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铁杆中医 > 李致重
编号:10550851
非典型肺炎流行的中醫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4日 李致重中医沉思网
     李致重

    2003年春節初過,廣州地區發生了一場“非典型肺炎”。廣州市內板藍根沖劑哄搶一空,食用的白醋驟然脫銷,人們爭著帶起口罩,許多人家足不出戶,醫院被視爲高危傳染區,連值班的醫生也爲之忐忑不安,加之各方傳媒連番報導,一時全城如臨大敵,人心慌慌。

    據2月12日發病高峰時的各方報道,從2月7日起,該地區發病者三百餘人,十餘人在發病後因肺炎以及其他繼發病而死亡。發病時患者自覺惡寒、發熱、一身皮肉疼痛、無汗、口乾等,無明顯咳嗽和胸痛表現,只是從X光胸片檢查中可見肺部炎性改變。這些表現與中醫《傷寒論》和《溫病學》講的外感病早期的脈證相似,與西醫上常見的病毒性感冒也無多大差異。從發病高峰期後,患病人數日趨下降,前後歷時3週左右。

    一場驚慌過後,如何看待廣州地區非典型肺炎這一現象,值得中醫和社會各界深思。

    一、 外感疾病流行,必須先知天時

    “天人相應”、“天人合一”是中醫首要的醫學觀念,在外感上,尤其不可忽視。

    其一,“24節氣”中的“冬至”,為“陰盡陽生”之時,是自然界四時氣候一年一更復的過程中,陽氣由衰極開始復生的轉折點。《素問.脈要精微論》說:“是故冬至四十五日(即立春節),陽氣微上,陰氣微下”。《金匱要略》的說法是:“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即‘雨水節’)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立春”,標誌著是春三月之始。中醫認爲,春三月爲陽氣生發之時;春三月風氣當令,氣候往往“善行而數變”。況且,此時人體的陽氣逐漸轉旺,自然界的氣候也由寒轉溫,所以內外相合,則春季的外感病常多爲風溫或者春溫。

    其二,今年的“春節”是2月1日,恰在“立春”的前幾日。春節期間國內放長假,人們或忙於走親訪友、涉外旅遊,或多進膏粱厚味、暴飲暴吃,易使體內積濕留熱。《黃帝內經》所謂“陽氣者,煩勞則張”,“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即是此意。這種情況,恰與春季的時令氣候相合,不免會給人造成一種體內陽熱偏旺之勢。

    其三,去年冬季整個北半球天氣之嚴寒,是十多年來少有的。不同的是,我國北方大雪連綿,南方卻寒涼而少雨。直到立春之後,廣東沿海一帶依舊寒氣不退。儘管冬至之後近兩個月了,不見“天得溫和”——春三月的溫和之氣,依然“至而不至”。

    春三月裏,畢竟風氣當令,陽氣欲升。這一時令的大趨勢反爲寒邪所蔽,則使陽氣欲升而不能升。於是,兩相交爭,故令天氣忽冷忽熱,反覆無常。這就大大增加了廣東沿海一帶今春發生外感病流行的機會。加之人們濕熱留積於內,而且隨著時令的變化,身居南方之人已經處在了“腠理開泄”之時,於是感受外寒爲病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4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