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观念 > 邓铁涛及相关
编号:10551142
论理辨源 通“道”明“术” ——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医哲学基础》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25期
     中国医学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脱胎而出的,要想学好中医学,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思想就会有一定的困难。

    哲学这个词,是近代以来从国外引进的。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个学科,但从哲学是“爱智慧”这个本义来说,中国文化中的智慧何其深邃,哲学思想何其丰富!中国医学理论体系正是在中国文化第一次高峰——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形成,吸收了当时最先进的文化与最高的智慧。其后历代的发展中,中医学一直与时俱进,与中国文化相互促进,齐头发展。

    哲学是科学之母,与各门自然科学的关系都很密切。世界观、思维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指针与工具。但对中医而言,还不仅于此。中医的理论、概念从传统文化中引申而来,不了解其本源,难于准确把握其实质;有关理论、概念进入医学领域后,又适应人体科学的特点,赋予了特定的医学内涵,不辨析其流变,又不免误解中医为“玄虚”。所以,中医哲学的整理与研究,实在很有必要。对学生而言,了解这些源流与异同,也对学习中医有很大帮助。
, 百拇医药
    张其成教授主编的中医高等院校七年制教材《中医哲学基础》,在这方面是一个较好的范例。

    《中医哲学基础》分两编,上编是中国哲学,论述了中国哲学历代发展的概况,这可以说就是谈源的问题。了解先秦诸子及秦汉时代中国哲学范畴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可以进一步认识《黄帝内经》的理论根源。其后的魏晋玄学、唐宋佛道和宋明理学等,在中医理论中的体现虽然没有那么直接,但其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中医哲学基础》对中国哲学的演变,作了提要钩玄但又切中肯綮的简明论述,尤其注重论述与中医关系较大的内容。这些知识,我以为是中医学生所必须知道的。

    下编是中医哲学。这部分是本书最有特色的部分。对中医哲学的研究有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探讨哲学对中医的影响,包括观念与思维的支配、理论和概念的渗透等。其中一个着重点是要说明哲学概念与医学概念的异同。如精、气、阴阳、五行等,其名同,其源一,但是在哲学上,这些概念内涵常取其大者,讨论的是万物的共性;在医学上,同样的概念更注重其特定适用范围内的个性。中医虽讲求“天人相应”,有强调把握事物共通性质的一面,但在实践中并未以共性取代个性,而是根据临床实践来判别取舍。本书在对有关内容的论述中作了具体讨论,很显然,了解这些特点,结合临床体验,决不会认为中医理论“玄虚”。
, 百拇医药
    另一方面,中医药学与西方医学体系迥异,但又是临床上非常成功的医学。它本身就有很独到的哲学研究价值。所以,研究中医药学的理论价值和思维特色,其意义恐怕不限于中医药学本身。西方哲学过分强调逻辑演绎,轻视归纳、类比等思维,事实上这过于绝对。本书总结中医源自《周易》及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有象数思维、整体思维、变易思维、中和思维、直觉思维、虚静思维、顺势思维、功用思维,分析了它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的应用,反映了它们的价值。

    此外,从哲学的角度,《中医哲学基础》对中医理论的一些重要概念作了富有新意的论述。以阴阳为例,阴阳学说很多方面能体现哲学上的矛盾观念,但与矛盾又不完全相同。本书在论述阴阳时,与传统《中医基础理论》有所不同。例如指出阴阳的涵义有三个特点,即相关性、对应性和属性;阴阳的属性,有可分性又有可变性。对阴阳的关系,则归结为交感相错、相反相搏、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胜复转化五方面。此外,提出中医特定的“三阴三阳”概念,是对传统阴阳学说的创新。这些论点都翔实有据,对完整理解阴阳的精神很有意义。

    正如本书《编写说明》所说的,中医学是一门以“术”载“道”的科学。对中医的哲学基础之研究,我以为属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部分,将之纳入中医院校规划教材是完全必要的。张其成教授主编的这本《中医哲学基础》,作为这门新课的第一版教材,内容丰富,论理精要,对这门学科的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 http://www.100md.com(邓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