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观念 > 信息
编号:10551408
一个中医师眼中的中医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27期
     辛军 宁夏中卫市第二人民医院

    近年来关于中医的基本理论是否科学,学习中医要不要学习经典,中医要不要现代化,如何现代化等讨论之声不绝于耳,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医临床医生,对于中医我也想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中医的科学性

    其实妄说中医理论缺少科学性的言论由来已久,但我们评定科学的标准是什么?是所谓的现代医学?现代医学无法解释的就是不科学,用所谓的现代仪器不能证实的就是不科学,这不是很草率吗?检验一项理论乃至一个学科,标准是实践,而不是另一学科。我们研究医学最终的目的是解决人类的疾病痛苦,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既然中医学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又有广大老百姓拥护,我们为什么要怀疑它的科学性呢?柏杨先生在《投奔中医记》中讲得好,“中医中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弃儿……如果仍没有人伸出援手,中国这个优秀的文化结晶,恐怕要从地球上扫地出门,这不仅是中国的损失,也是人类文明的损失。”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坚定信念,让中医学如何发扬光大,而不是总想着如何验证中医的正确或科学。当然中医理论里也有极少一部分是有局限性,甚至不科学,但不应该因此而断定中医基本理论不科学。
, http://www.100md.com
    我想举一些例子说明这个问题。我诊治过一位肠癌患者,腹胀特别厉害,大便排不出,饮食也不能进,西医手术发现已腹腔广泛转移,因此术后患者症状丝毫未减。我运用中医温阳通下的办法,以大黄附子细辛汤加减,使病人腹胀很好地缓解,难道说“脾阳贵运,胃气贵降”的理论不科学?也曾治疗一例脑外伤肾衰的患者,大量应用中药大黄,通腑以泄浊,使患者肾功能得以恢复,中医所谓“前窍不通通后窍”的理论不成立?其他如“提壶揭盖”治疗产后小便不通,“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指导治疗急腹症,以“肾主骨生髓”理论为指导补肾治疗“骨质疏松症”、“再障”,以“肺为水之上源”、“膀胱者,毫毛腠理其应”的理论为指导发汗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过通导大肠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等,难道这些都不能证明中医的科学性?

    对于中医存在疑问的不外三种人,第一种是搞纯医学理论,不问临床,不懂给人治病,他们在书本里或实验室里埋首几年,无结果就武断认定中医不科学。第二种是一些纯西医人员,由于两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各异,他们对中医存有疑问。第三种是一些人学习中医几年后,到临床用中医中药没效果,再用西医西药有了一点效果,就认为中医疗效不如西医,中医不科学。他们没有学懂中医,又站在中医的行列中乱讲话。
, 百拇医药
    二、学习中医必学中医经典

    我们强调学习经典,不是说经典已穷究了中医学理论的一切,而是因为学习经典可以培养良好的中医思维。因为中医学就是在古代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能脱离这种理论框架而存在。再明确地说,学习经典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中医学,只有继承好了,才能谈发扬。

    关于中医思维,我想再多说一些。我们学习几何,要用一些公理、定理什么的,其实这些公理、定理不就是经典吗?不管研究多高深的几何,不学这些基本的公理、定理行吗?学会并熟练运用这些公理、定理是现代科学的逻辑思维。同样道理,中医也要用中医思维,要想成为一名能给人治好病的中医师,就必须努力学习中医经典,熟练运用经典。应该说,思想和文化具有复杂的传承性,传统文化之所以更要强调它的传承性,就是因为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要理解这门学科,就要知道我们的先辈用什么样的方法认识和研究这一学科。

    近年来受西方现代科学知识和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现代科学的还原分析的逻辑思维,与中国文化所特有的系统思维有很大区别。如果不坚持锻炼运用传统思维方式,不培养这种良好的中医思维方式,就很难学好中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一开始就不是用大体解剖的方法。现代医学的大量引入和普及,使得小学生都知道“思考问题用大脑(并非绝对正确)”,而中医学讲“心主神明”,作为一名中医,如果不学经典,就很容易认为“脑主神明”(其实已有这种苗头),那么这就不是中医思维而是西医思维,久而久之,中医还能成为中医吗?学习中医经典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学习经典可以了解中医的本来面目,了解我们的先辈是如何采用取类比象,以外知内的方法从整体把握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人与环境的统一。这种认识不同于现代医学,而且千百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是科学的,所以现在我们也没有理由背叛他,改变其本来面目。只有学好经典,熟练中医思维,在此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我们才能不断发展中医,完善中医。
, http://www.100md.com
    中医的经典主要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和《难经》讲的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思维方式,讲的是中医学是如何从整体上把握人体以及人天关系,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的方法,学懂了、锻炼好了这种思维方式,就能从整体上、从环境与人的高层次上把握人的生命健康。所以说,《黄帝内经》并不是医学的全部,更不是医学的终极,而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根基,是中医思维的源泉。

    《伤寒杂病论》是辨证论治的创始,是方书之祖,是讲如何对失调的人体及不和谐的天人关系进行调整的思维方法。我们学习《伤寒杂病论》,就像抄算式,最初,只要记住每一经方的方证与病人的病症一一对应,经方的疗效就显现出来,但是学习《伤寒杂病论》就是仅仅这样“抄算式”吗?当然不是,是为了研究组方规律。因为病是千变万化的,而方是死的,难怪金元时期有“古方今病不相宜”之叹。因此学习方剂的上乘功夫是“方者仿也”,学习《伤寒杂病论》,就是为了锻炼辨证论治组方的中医思维。只要这种思维炼就了,这种功夫炼成了,在临床遇到多么复杂的疾病,或者是从未见过的疾病,也能创造性组合“算式”——治疗方法和方剂。
, 百拇医药
    《神农本草经》第一次较为完整的记载了祖先如何运用阴阳、四气五味的基本知识认识药物,如何思考用这些药物的偏性补偏纠弊,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如果不学《神农本草经》,我们难能理解中药的性能,难以合理应用中药。把中药做化学分析是西医思维,这样做我认为中药是没有前途的。

    三、中医也有局限性

    我们说中医理论科学,并不回避中医的局限性;我们强调学习中医经典,锻炼中医思维,并不是说经典包容了中医学的一切,甚至未来;我们强调继承,并不是尊古薄今,《黄帝内经》确是一部辉煌巨著,但它并不是一个万能的。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疾病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新的病种层出不穷,一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又怎么能应对这一切?但是我们首先得把它继承下来,中医学确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我们要尊重其自身的固有规律和思维方式。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中医理论的局限性,如一些理论概念模糊不清,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有时候也过于主观机械,脏腑与五行的配属也显得笼统混乱;“医者意也”的难普及性等。我们要借鉴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西医学的研究成果来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医理论。但是这种研究一定要在深刻把握中医学科学内涵,遵循其自身固有规律,保持其学术特点的基础之上,实行自主发展。,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