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用血安全:用血同意书能让医院免责吗
编者按:原本到医院治病救命,却因为输入了不干净的血液导致生命受到威胁。近年来医患双方为此对簿公堂的不在少数。在这些以患者的生命为代价的官司中,我们永远也找不到赢家。
患者、医院、血站都在呼吁:我们需要干净的血。可是,“血液安全、从我做起”为什么就那么难?一纸用血同意书就能让医院“不负责任”吗?到底是什么原因阻挠了用血安全?怎样把用血风险降到最低?
今天我们推出这组“透视用血安全”的报道,试图对这些问题有所解读。
一纸同意书引发争议
在办理手术签字过程中,除一张例行的手术同意书外,患者或其家属还要在一张“医疗用血同意书”上签字。而在这份同意书上写着这样一段话:“现在医疗水平有限,输血过程中可能染上艾滋病、乙肝、梅毒等病症,医院概不负责。”
, http://www.100md.com
从11月底一直到现在,向本报社会新闻热线反映这一问题的电话,每天都有好几个。
“这样规定对患者极不公平”、“医院借此逃避责任”、“血液安全太成问题”、“输血风险难道只有患者承担?”患者及其家属在发出这样呼声的同时,不得不拿自己的生命当赌注,成为“钢丝上的舞者”。
用血同意书全国医院都在用
据中国政法大学卫生法律专家卓小勤教授介绍,从行政管理角度看让患者签用血的知情同意书是医院的法定义务,也是患者行使知情同意权的法律途径。这种做法不是哪一家医院的专利,而是全国各地医院普遍采用的做法。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0年《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出台后,卫生部制定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按照这个规范的规定: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 百拇医药
血液是安全的,但检测手段达不到,不能排除“窗口期”风险
“之所以要签知情同意书,就是‘丑话说前头’,因为要求血液100%安全不科学。”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为什么血液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呢?北京市血液中心办公室主任戈静介绍,这是因为有些病毒存在一定期限的“窗口期”,而任何检测手段都有一定局限。按现有条件,我们只有在病毒进入人体后产生了抗体,才能将它检测出来;而在产生抗体前,也就是在“病毒窗口期”,目前全世界都无法彻底解决检测问题。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等就属此列。正因为此,在世界医学领域,都允许一定范围内的漏检率,我国允许的漏检率为3%。
签用血同意书目的是引起患者重视,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王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要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血液安全。我国的血液检测检查期效完全达到国际标准,一般来说应该没有问题。
, 百拇医药
之所以让患者签“用血同意书”,北京市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委员田鸣认为,目的是告知患者要在绝对需要的时候再去接受输血,千万不要不加考虑的,很轻率地接受输血,把它作为“营养品”。虽然这种不安全的比例很小,但是也要告知患者,让患者知道它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一个选择。
法定格式中没有“概不负责”的字样
记者发现,一些医院的“用血同意书”写有“一旦感染概不负责”的字样,这也正是让患者反感的地方。然而,无论是医院、血站还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面对“是不是签了这样的同意书出了问题就可以不负责任”的提问,都选择了回避。
中国政法大学卫生法律专家卓小勤教授告诉记者,在所有的患者与医院签的知情同意书中,卫生部惟独对用血的知情书有明确的格式规定,其中并没有“概不负责”的字样。全国所有的医院都应该严格按规定的格式去做,有的医院这么写,可能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考虑。
, 百拇医药
格式合同涉及公民身体健康免除一方责任的条款应属无效
如果用血同意书写明“概不负责”,患者到底签还是不签呢?卓小勤教授认为,该签还得签。
他解释说,这种用血同意书属于医疗服务格式合同,是医院一方拟订的,之前未与病人协商。格式条款可能没有顾及或是侵犯到对方合法权益时,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对于涉及公民身体健康免除一方责任的条款应属无效,即使日后真的出现因输血感染病毒的事故,这条也不能作为医院的“护身符”。
用血同意书应该将用血风险充分告知患者
“艾滋病、乙肝、梅毒……”,现在有的用血同意书中只列举了几个法定的检测项目,卓小勤教授认为这远远达不到向患者充分告知用血风险的程度。
据介绍,因为输血还可能感染戊肝、庚肝、巨细胞病毒等多种其他疾病,只不过发生概率比较低。从检出率和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没有把它们列为法定检测项目。
“但是,如果发生感染对患者来说就是100%。”所以,卓小勤教授建议,医院应该在用血同意书中把这些也告知患者。患者了解情况后,可以要求医院在用血前检测血液,费用患者承担,也可以放弃检测,但是检测不检测的选择权应该属于患者。, http://www.100md.com
患者、医院、血站都在呼吁:我们需要干净的血。可是,“血液安全、从我做起”为什么就那么难?一纸用血同意书就能让医院“不负责任”吗?到底是什么原因阻挠了用血安全?怎样把用血风险降到最低?
今天我们推出这组“透视用血安全”的报道,试图对这些问题有所解读。
一纸同意书引发争议
在办理手术签字过程中,除一张例行的手术同意书外,患者或其家属还要在一张“医疗用血同意书”上签字。而在这份同意书上写着这样一段话:“现在医疗水平有限,输血过程中可能染上艾滋病、乙肝、梅毒等病症,医院概不负责。”
, http://www.100md.com
从11月底一直到现在,向本报社会新闻热线反映这一问题的电话,每天都有好几个。
“这样规定对患者极不公平”、“医院借此逃避责任”、“血液安全太成问题”、“输血风险难道只有患者承担?”患者及其家属在发出这样呼声的同时,不得不拿自己的生命当赌注,成为“钢丝上的舞者”。
用血同意书全国医院都在用
据中国政法大学卫生法律专家卓小勤教授介绍,从行政管理角度看让患者签用血的知情同意书是医院的法定义务,也是患者行使知情同意权的法律途径。这种做法不是哪一家医院的专利,而是全国各地医院普遍采用的做法。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0年《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出台后,卫生部制定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按照这个规范的规定: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 百拇医药
血液是安全的,但检测手段达不到,不能排除“窗口期”风险
“之所以要签知情同意书,就是‘丑话说前头’,因为要求血液100%安全不科学。”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为什么血液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呢?北京市血液中心办公室主任戈静介绍,这是因为有些病毒存在一定期限的“窗口期”,而任何检测手段都有一定局限。按现有条件,我们只有在病毒进入人体后产生了抗体,才能将它检测出来;而在产生抗体前,也就是在“病毒窗口期”,目前全世界都无法彻底解决检测问题。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等就属此列。正因为此,在世界医学领域,都允许一定范围内的漏检率,我国允许的漏检率为3%。
签用血同意书目的是引起患者重视,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王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要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血液安全。我国的血液检测检查期效完全达到国际标准,一般来说应该没有问题。
, 百拇医药
之所以让患者签“用血同意书”,北京市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委员田鸣认为,目的是告知患者要在绝对需要的时候再去接受输血,千万不要不加考虑的,很轻率地接受输血,把它作为“营养品”。虽然这种不安全的比例很小,但是也要告知患者,让患者知道它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一个选择。
法定格式中没有“概不负责”的字样
记者发现,一些医院的“用血同意书”写有“一旦感染概不负责”的字样,这也正是让患者反感的地方。然而,无论是医院、血站还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面对“是不是签了这样的同意书出了问题就可以不负责任”的提问,都选择了回避。
中国政法大学卫生法律专家卓小勤教授告诉记者,在所有的患者与医院签的知情同意书中,卫生部惟独对用血的知情书有明确的格式规定,其中并没有“概不负责”的字样。全国所有的医院都应该严格按规定的格式去做,有的医院这么写,可能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考虑。
, 百拇医药
格式合同涉及公民身体健康免除一方责任的条款应属无效
如果用血同意书写明“概不负责”,患者到底签还是不签呢?卓小勤教授认为,该签还得签。
他解释说,这种用血同意书属于医疗服务格式合同,是医院一方拟订的,之前未与病人协商。格式条款可能没有顾及或是侵犯到对方合法权益时,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对于涉及公民身体健康免除一方责任的条款应属无效,即使日后真的出现因输血感染病毒的事故,这条也不能作为医院的“护身符”。
用血同意书应该将用血风险充分告知患者
“艾滋病、乙肝、梅毒……”,现在有的用血同意书中只列举了几个法定的检测项目,卓小勤教授认为这远远达不到向患者充分告知用血风险的程度。
据介绍,因为输血还可能感染戊肝、庚肝、巨细胞病毒等多种其他疾病,只不过发生概率比较低。从检出率和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没有把它们列为法定检测项目。
“但是,如果发生感染对患者来说就是100%。”所以,卓小勤教授建议,医院应该在用血同意书中把这些也告知患者。患者了解情况后,可以要求医院在用血前检测血液,费用患者承担,也可以放弃检测,但是检测不检测的选择权应该属于患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