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中国医药报 > 正文
编号:10630298
围绕主题做文章——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以服务特殊病种拓展生存空间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30日 《中国医药报》2005.04.30

[点击上图放大]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句话是现在大多数综合性医院中医科所处境地的真实写照。在目前我国中医药发展滞后于西医药的情况下,如何摆脱“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尴尬局面,为自身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是许多综合性医院中医科所面临的艰深课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通过与主要科室展开合作,加强针对主要病种的科研工作,扩展中医药治疗领域的实践,不但成为医院发展的主要助力,而且还走出了一条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生存与发展的创新之路。+, http://www.100md.com

    众所周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的地位。樊永平,这位现任的天坛医院中医科主任当年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之所以谢绝了中医医院的邀请,选择来到天坛医院,就是希望能够借助这一优势,在中医药治疗神经科疾病领域开创出一片新天地。但在1996年,他初次来到天坛医院时,却看到了与希望大相径庭的情况——作为边缘科室的中医科,连神经科病人的边也摸不上。+, http://www.100md.com

    ■突破:以科研打先锋+, http://www.100md.com

    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一般没有病房,由于病源少、科室小,不能像其它科室一样独立核算,只能靠医院补贴过活。因此,中医科的医生往往是人心浮动,许多人谋求改行从事行政等二线工作,或者不求进取,得过且过。当时的天坛医院中医科就是这种情况。樊永平深知,实力才是硬道理。要想获得他人的认可,就必须拿出令人信服的诊疗水平。+, http://www.100md.com

    颅脑手术后发热是神经外科常见的问题,西药退热的效果不太理想。在樊永平的带领下,中医科决定以颅脑术后发热的中医证型分析作为研究对象,以科学研究为临床治疗撕开缺口。在这之前,天坛医院中医科还从来没有进行过科研工作。+, http://www.100md.com

    因为思路新、试验设计合理,这一课题获得了天坛医院院内资助5000元。凭借这微不足道的5000块钱,樊永平等人硬是在没有统计软件配合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人工检阅、分析了4万余份病历,完成了这项回顾性研究。得出了颅脑术后发热的核心病机是湿热,湿热内蕴是主要证型;颅脑术后湿热的成因与术前肝气不达、脾胃纳运受困,术中直接损伤脾胃和术后大量使用抗生素及连续大量的补液有关等结论,并创造性地提出采用保护胃功能,以湿热分消的方法治疗该病。2003年,这项研究获得了北京市科委的科学技术三等奖。+, http://www.100md.com

    虽然这仅仅是一次临床回顾性研究,但中医科搞科研,并且还获了奖,这在天坛医院还是一件新鲜事。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星虎用了一个词来形容他当时的看法——刮目相看。张星虎说:“西医并不歧视中医。西医看重的是实力,是事实。樊永平等人进行的研究让他们看到了中医科的实力。就凭这一点,他们愿意请中医科会诊,愿意向中医科推荐棘手的病人。”

    此后,陆续有其他科室的医生将一些不宜进行西医治疗或西医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人推荐到中医科,神经科病房的中西医合作更加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了,而中医药治疗神经科疾病的优势也逐渐显现了出来。5i}}&r, 百拇医药

    ■合作:以科研促发展5i}}&r, 百拇医药

    樊永平认为,在天坛这样特色优势明显的医院,特殊病种病人数量众多,所有科室都应以特色疾病为主题做文章。边缘科室要想求生存,更应如此。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近年来天坛医院中医科围绕神经科疾病进行了多项临床研究,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1项,北京市科委支持项目1项,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项目4项。2003年,脑热清口服液治疗颅脑术后发热的研究还获得了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5i}}&r, 百拇医药

    努力终究会有回报。2001年首都医科大学与天坛医院中医科合作建立了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003年,天坛医院有4项研究获得国家及市级科技奖,中医科就占了两项;中医科先后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建立了合作病房,还与神经内科建立了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实验室;2005年,仅有12名医生的中医科人均获得的科研资金为天坛医院各科室之最。5i}}&r, 百拇医药

    2005年1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在天坛医院中医科建立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重点学科,樊永平被确定为学科负责人。该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希望通过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与相关科室的有机结合,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富有临床和研究经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疾病团队,建立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基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疗脑血管病、多发性硬化、癫痫、颅脑术后发热等疑难疾病,为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探索一条可行的道路。5i}}&r, 百拇医药

    现任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的王拥军是和樊永平同一年来到医院的。作为医院的管理者之一,王拥军对中医科的变化十分满意。今年,他和樊永平联手申请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研究。王拥军说:“之所以和中医科合作,是因为他看到了中医科较强的科研实力和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特色”。以多发性硬化为例,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病变,由于发病原因不明,西药副作用大,临床易反复发作等原因,治疗不甚理想。他们现在采用急性期纯西药治疗,恢复期纯中药治疗的方法,效果不错。初步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可有效减少复发,降低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中药尤其在改善患者肢体麻木无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5i}}&r, 百拇医药

    中医科通过努力改变了自己在整个医院的地位。“天坛医院的中医科不是鸡肋,至少应该是鸡翅膀吧。”王拥军不无幽默地说。周大夫是去年才从一家中医医院调过来的。当被问及为什么不留在中医院,反而来综合性医院做“二等公民”时,他说:“相对于一些中医医院的死气沉沉,固步自封,天坛医院中医科就好像正处在希望的田野上,已经走出一条以科研、临床相结合,围绕主题做文章的新中医路线。我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5i}}&r, 百拇医药

    谈到中医科未来的前进方向,樊永平总结了一句话:以科研带发展。他认为,在西医药学发展迅速的今天,中医药治疗的许多优势病种正在萎缩。他们将吸取以前的经验,以科研说话,为临床治疗打开突破口。通过科研,将中医药的触角伸到一些西医治疗有优势的病种中去,扩展中医药治疗领域。5i}}&r, 百拇医药

    图为天坛医院中医科的科研人员在工作中。5i}}&r, 百拇医药

    文/图本报记者 徐亚静(徐亚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