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法的临床运用
1除湿法的应用,2体会
昆明地区地理特殊,纬度偏低,四季如春,多风多湿,湿气偏盛,人体罹病每多挟湿。凡病挟湿,均缠绵难愈,况湿可困脾,致中焦枢转不利,累及它脏,必病变迭生。故湿邪为本地区致病之主要邪气,尤以雨季缠绵之7~9月为甚,但在四季均可夹杂,且在脏腑发病的多个系统中都可出现兼夹之症。在临床中尤应注重化湿、渗湿,据其部位不同,依轻重缓急
施治。而治湿之要点,尤其重视三焦气化功能,湿在上焦者,以宣疏表湿为重;湿在中焦者,以芳香化湿、苦温燥湿为主;湿在下焦者,以淡渗利湿为主。笔者在从事临床十多年的医疗工作中,特别是在学习我省各老中医前辈对治“湿”的各种丰富临床经验后,结合自己的认识,总结了几点临床体会,附典型病案分析,敬请指正。
1 除湿法的应用
1.1 宣疏表湿法 此法多用于肺系疾病,特别在本地区暑夏之际,部分患者感受表邪,夹杂湿邪,以常用的疏风、解表、清凉、辛温成方效果不显,实因湿邪遏制,肺气难宣,湿邪不透,它邪难去,故用宣疏表湿法可有效。典型病例1:患者,男,49岁,1996年8月10日就诊,门诊患者。剧烈咳嗽3日,痰粘色黄,难咯不爽,咽干声嘶,头昏胸闷,肢节酸困,微觉恶风,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数。此因夏秋之交,湿气充斥,燥气渐敛,肺喜清肃濡润,不耐湿、燥之气。现新感外邪,袭肺致咳,湿则饮停,燥则津伤,肺失宣肃,痰滞难咯;肺气不展见胸闷,清阳不升则头昏;寒湿留滞而肢节酸困。宜疏解表湿,清宣肺气,润燥化痰。予燥咳方加减:荆芥10g,京半夏10g,防风10g,桑叶10g,牛蒡子6g,杏仁10g,桔梗10g,瓜蒌壳6g,白前10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