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血浆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肺癌的关系
1p16基因与慢性吸烟者,2痰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肺癌,3血浆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肺癌,4p16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肺癌患者的预后,参考文献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肺癌的发病率也随之持续上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公布资料显示,在过去10年间全球癌症的发病及病死率增长了约22%,其中肺癌无论从发病数量(120万/年),还是死亡数量(110万/年)来看,均为全球最主要的癌症 [1] 。若仅利用现有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只有不到15%的肺癌患者可以存活,其主要原因是当肺癌患者被确诊时,65%的患者已经发展为进展期,即已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并且已经伴有全身多处转移灶。另外,还有相当多的患者死于肺癌的术后复发。因此,提高肺癌的早期检出率是迫在眉睫的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然而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并由一系列的遗传和遗传外的改变所引起。其中DNA的异常甲基化作为一种遗传外的改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已经成为分子肿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肺癌患者及高发人群痰、血浆中的抑癌基因p16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与肺癌早期诊断的关系做一综述。
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的失控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细胞周期素依赖的激酶的抑制物p16 [2] 是细胞周期调节的重要成分。这个基因编码是一个细胞周期蛋白,此蛋白抑制CDK4和CDK6的活性 [3] ,负向调节依赖细胞周期素D的Rb基因产物的磷酸化,使E2F不能够被释放出来,因而阻止了细胞循环从G 1 期进入S期 [4] 。p16基因定位于9p21,这个染色体位点在许多肿瘤和细胞系中都是高频异常的区域 [5~7] 。
研究表明,在32%~7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发现有p16基因表达缺失。其失活机制主要通过四种方式:(1)p16基因突变,在0~10%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特殊类型中或晚期病变中存在p16基因突变;(2)p16基因纯合性缺失,0~25%的肺癌患者中存在p16基因纯合性缺失,而且与肺癌的转移呈高度相关;(3)杂合性缺失,肺癌患者中9p21的杂合性缺失非常普遍(0~83%),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具有非常高的变异频率。(4)p16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有报道称在15%~53%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发现有p16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并且可能与其转录缺失有关。
Chen [8] 发现在69%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中至少发现有一种p16基因的改变。而在这些改变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则被认为是p16基因失活的主要事件。另外,在这些患者的痰标本中检测p16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其检出率92%与肿瘤组织中的检出率相一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4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