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 2005年第1期
编号:10577715
感染性休克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选择与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2005年第1期
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感染性休克仍是儿科极危重症之一,近年来我科共收治63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血管活性药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科2001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病例,诊断标准符合《儿科学》第4版教材(王慕逖主编),共63例,其中男48例,女15例;0~1岁44例,1~5岁11例,6岁以上8例,平均发病年龄1年±8个月。

    1.2 治疗方法 (1)补充血容量;(2)估计病原菌,选择有效的杀菌抗生素,二联或三联用药;(3)纠酸、对症、支持综合治疗;(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常用的扩血管药物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东莨菪碱、山莨菪碱、酚妥拉明、氯丙嗪、异丙嗪;缩血管药物有: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其它:纳洛酮、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24h之内休克纠正,循环改善,尿量正常;有效:48h之内休克纠正,循环改善,尿量增加;无效:48h之内休克无改善,循环不良,尿少;死亡:治疗无效死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