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5年第3期
编号:10578316
略论汗法的运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5年第3期
     【摘要】 汗法作为中医的主要治法之一,是通过辛温或辛凉之法使邪从表出而取效。在一些外感病初起之时,通过发汗确可立竿见影;但若用法错误,对部分外感病不仅不能取效,甚至可导致病情的恶化。

    关键词 发汗 辛温解表 辛凉透表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和气血,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治法。毛窍乃邪之主要出路,该法通过毛窍以驱逐邪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实用价值,因此一直被列为著名的“八法”之首。在许多外感病初起之时,通过发汗确可立竿见影,杯覆即安;然而对于部分外感病或脉症类似外感之证,汗法不但不能取效,反而易导致病情的恶化。

     1 汗法运用

    汗法具有发散、通透、升浮的特性,其在体内的作用趋势是向上向外,善驱在表、初起、偏上之邪,为祛除表邪的最佳治疗方法,张从正强调“风寒暑湿之气,入于皮肤之间而未深,欲速去之,莫如发汗”(《儒门事亲·卷二》)。发汗又是解除表热的重要途径,“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素问·玉机真藏论》),又《伤寒论今释》曰“太阳病之发汗,为排出毒害物质,其有一汗而热遂退者,……则因毒害性物质既大部排除,其仅存者,不足为病故也”。故汗法主治各种表证,可缓解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流涕、苔薄脉浮诸症。表邪虽有风、寒、暑、湿、燥、火之分,但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表寒、表热的不同,因而汗法又有辛温、辛凉之别。其中辛温用于风寒表证、凉燥等;而辛凉则用于风热表证、温燥等。所以,发汗解表首要辨风、寒、暑、湿、温等的具体情况,然后选用辛温发汗与辛凉解表的相应方剂。辛温发汗法主要用于治疗太阳病,亦可多经应用,以及与清、温、补、和、下等法结合使用以治疗错综复杂的六经病症。其中有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解肌发汗法,其代表方为桂枝汤,以桂枝、芍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服后应饮食热粥助汗,以微汗为宜,不可令如水流漓;开腠发汗法则用于恶寒无汗的太阳伤寒表实证,以汗之峻剂麻黄汤主之,使邪随汗出而解;若表寒兼有里热,则以麻黄、桂枝之辛温发汗解表散寒,佐石膏以清里热,除烦躁倍甘草加生姜,大枣和中气调营卫兼助解表发汗;温阳发汗法则主要以麻黄、附子、细辛治疗少阴里寒,兼有表证;误下太阴脾虚,且表证未罢,应和阴发汗,可用桂枝加芍药汤;外寒内饮者则可化饮发汗,小青龙汤主之;发汗祛风胜湿法,用于风湿表实证,为感受风寒湿邪,寒湿痹阻,阳郁不伸,而身烦疼者。其发汗应用微汗法,以微微汗出为度,“使阳气内蒸而不骤泄,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而湿邪自无地可容也矣”;此外还有和解发汗法、导下发汗法、温补清汗法、轻清宣气化湿法、益气固表除湿法等。对于感受风热病邪邪在卫分,则使用辛凉透表法。叶天士曾曰“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但此“汗”是指用辛凉透达之剂,以其辛能宣散、凉能清解,意在宣肺透解使邪热外达,即华氏所云“辛凉开肺便是汗剂”,此“汗”就并非重于发汗,而是通过清透使病邪外达。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汗出而解是人体呈现气血调和、病邪外达的一种表现,表证的汗出而愈只是这一现象中的一种而已,临床上许多汗出而解的病例并不是表证,其机制各有不同。如有无形邪热盛于气分,肌腠郁闭而无汗,一旦热达腠开就可汗出而解;有形燥屎结于肠道,邪热闭于内,即燥屎郁热者,下去后,亦可汗出而解,亦有邪入营血分后,营阴大伤而无汗者,在营阴得复时,也可汗出而解。正如何梦瑶说“阴液内充外溢,自然得汗”。以上这些汗出并非发汗剂的作用,而是分别根据病情投用清热、攻下或养阴等治法,从而使邪随汗出而解。 2 汗法的使用注意与禁忌汗法虽简单,但尚需注意以下几点。(1)汗法宜早不宜迟。“凡汗药宜早,下药宜迟,此紧要法也。宜早者,谓风寒自表而入,即当速为解表,邪从表解,免使入里,而变生别证”。(2)汗法不可太过。“凡发汗欲令手足皆周至絷絷一时间益佳,但不欲如水流离。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则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凡服汤药发汗,中病便止,不止尽剂也”(《脉经》)。(3)汗法亦有其禁忌证。外感之病,已内传入里或已耗伤阴精者,使用汗法务必仔细斟酌。如《伤寒论》“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少阴病,脉沉细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另有咽喉干燥者、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等均不可发汗。临床上许多或脉或症相似于表证,但实非表证,应注意四诊合参,加以鉴别,千万不能乱用汗法。如《医学心悟》“亦有头痛发热与伤寒同,而其人倦怠无力,鼻不塞,声不重,脉来虚弱,此内伤元气不足之证……又有伤食病,胸膈满闷,吞酸嗳腐,日脯潮热,气口脉紧者。又有寒痰厥逆,湿淫脚气,内痈外痈,瘀血凝结,以及风温湿温,中暑自汗诸证,皆有寒热,与外感风寒似同而实异,若误汗之,变证自出矣”。

     3 汗法的现代研究

    关于汗法的作用机理 [1] ,现主要认为有以下几个作用:(1)促进汗腺分泌和血管舒张反应,以利于祛除病邪,其中可能包括排泄毒素、中和毒素、抑制细菌与病毒,以及加强机体吞噬细胞的防御能力等;(2)扩张周围血管,以发散体温而起退热作用;(3)改善全身和局部的循环功能,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和局部炎症的吸收;(4)通过发汗和全身循环的加强,增加肾小球过滤等作用,以排除体内潴留的水分等。尽管人体汗腺的发育及数目个体差异较大,但一般认为总数约500万,可见发汗可从汗腺排出大量水分,故汗法又为排水的重要方法。汗与尿的成分类似,从汗腺可排出大量废物、病毒、毒物等,所以汗法为排除上述物质的重要方法;汗的成分含Na、K等盐,故汗法也是排出盐分的方法;汗的成分还有葡萄糖、蛋白质、乳酸等其他物质,汗法亦是减肥的有效方法。总之,汗法可以调节体温、体液、渗透压、废物、营养物质。当机体产热多可以退热;浮肿、咳、喘息为体内水分停滞所致,可以采用汗法排出水分;若体内废物、发热物质、病毒多时,汗法既可退热,又能排出有害物质;因营养过剩引起肥胖症时,汗法又可排出多余营养。以上均说明汗法能“损其有余”。

    综上所述汗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对于表证,汗法不仅可以直接驱逐病邪,以除致病之因,而且还能防邪深入,以免变生他证;至于初起、偏上之邪,汗法又能顺应病势,利用机体自身拒邪的本能,因势利导,引邪外出。当然使用过程中切实做好辨证论治,可汗当汗者,方可汗之,以免适得其反 [2] 。总之,该法寓意深奥,内涵丰富,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挖掘、探索。

     参考文献

    1 姜静娴.谈汗法的祛邪特点与作用机理.中国医药学报,2002,2(17):76-77.

    2 何云长,何云峰.试论发汗与汗出而解.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8):74.

    (编辑含 秋)

    作者单位: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院七年制( △ 通讯作者), http://www.100md.com(许 耀 李筱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