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 > 2005年第1期
编号:10578458
第三鳃裂瘘管的诊断与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 2005年第1期
腮裂瘘管,腮裂瘘管,外科,手术,1临床资料,2典型病例,3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第三腮裂瘘管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入院前曾经反复多次行瘘管摘除术。采用稀钡食管造影及术前吞服美蓝的方法明确瘘管根部,再行手术切除。 结果 经治疗后随访1~8年,12例均未见复发。 结论 治疗的关键是寻找瘘管的内外口,对腮裂瘘管术后复发可行功能性颈廓清扫术,以彻底切除病变、不损伤正常组织为原则。

    关键词 腮裂瘘管 外科 手术

    鳃裂瘘管为胚胎期鳃源性器官残留,其发病原因与鳃沟闭合不全或闭膜破裂、颈窦存留或未闭、胸腺咽管残留及遗传因素有关。来源于第三鳃裂的瘘管及囊肿临床上较少见,我科于1995~2003年共收治第三鳃裂瘘管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3例,女9例;年龄6~18岁,平均12.1岁,均为单侧(完全性3例及不完全性9例)。其中6例入院前曾经反复多次行瘘管摘除术。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活检证实。

    1.2 临床表现 (1)未感染时在颈侧、耳后、胸锁乳突肌前缘、下颌角处可见一小瘘孔,挤压有乳白色分泌物外溢,内瘘管患者可有口臭,偶可咳出食物碎屑,可扪及向上走行并深入颈深部的条索状物。注入染色剂,如完全性瘘管,可从口内或外耳道、耳甲艇等处溢出。如行碘油造影,可明确显示瘘管的走行和位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