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月经失调(月经病) > 痛经
编号:10580164
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5年第3期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 方法 将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一组为中医治疗组,一组为西医治疗组,进行总结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中医治疗组有效率为91.18%(124/136);西医治疗组有效率为85.71%(96/112)。两组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缓解症状和治愈的时间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对缓解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有显著作用,可以提高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中医治疗 疗效 观察

    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妇女最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率约为30%~50% [1] ,治疗原发性痛经对改善青春期妇女健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我们治疗的原发性痛经248例进行总结分析,比较中医和西医两组方法治疗的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4年3月~2002年3月共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248例,根据治疗方法可分为两组,其中136例为中医治疗组(Ⅰ组),112例为西医治疗组(Ⅱ组)。Ⅰ组年龄15~26岁,平均20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年;Ⅱ组年龄16~25岁,平均19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7年。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及病情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诊断标准 (1)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腹痛;(2)腹痛时伴有全身不适、恶心、呕吐、腹泻、面色发白、出冷汗等;(3)妇科各项检查排除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

    1.3 方法

    1.3.1 西医治疗组 (1)抑制排卵:对愿意避孕的患者给予常用避孕药,口服炔诺酮片或复方甲地孕酮片。(2)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对不愿意避孕的患者选择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常用:①吲哚吲唑类(消炎痛或炎痛静);②灭酸类(扑湿痛或抗炎灵);③苯丙酸衍生物(布洛芬或萘普生)。用上述药物的一种或更换使用,一般在经前2~3天开始常规给药,以保证疗效。

    1.3.2 中医治疗组 按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分型治疗,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减用药。(1)基本方药:痛经汤(经验方)。药用:益母草15g,桃仁、红花、玄胡索、白芍、当归、川芎、牛膝、王不留行、丹参、茯苓、甘草各10g。(2)辨证分型:①气滞型:胞宫气机阻滞,经脉不畅,气血难行。证见少腹胀痛,腹痛时重时轻,经量少,恶心呕吐,大便不畅,舌淡苔腻,脉弦。治宜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痛经汤加枳壳、川楝子、香附、乌药各10g。②寒凝型:寒凝胞宫,脉络阻塞,血行瘀滞。证见腹痛拘急,得温则减,遇寒加重,月经量少、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紧。治宜祛寒通络,温宫止痛。痛经汤加桂枝、良姜、丁香。③血瘀型:血瘀宫中,经血内阻,血脉不通。证见少腹刺痛,剧烈不减,按之加重,经血紫暗,小便短涩,大便干结,舌根有瘀斑,脉涩。治宜破血逐瘀,行经止痛。痛经汤加乳香、没药、田七、赤芍各10g。④血虚型:气血虚弱,经血减少,血不养宫。证见下腹坠痛,坐卧则减,腹痛喜按,头昏乏力,经血量少,色淡质稀,舌质淡红,脉细弱。治宜补气生血,养宫止痛。痛经方减王不留行、桃仁、红花,加黄芪15g,白术、党参、阿胶、熟地各10g。上述中药,自行经前5天开始煎服,每日1剂,经行即止。1.4 疗效标准 治愈:下腹部疼痛消失;好转:下腹部疼痛明显减轻,全身症状轻微;无效:下腹部疼痛不被缓解,全身症状无改善。以治愈+好转计算总有效率。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1。中医治疗组136例,治愈106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91.17%(124/136),无效12例,无效率8.82%(12/136)。西医治疗组112例,治愈67例,好转29例,总有效率为85.71%(96/112),无效16例,无效率14.28%(16/112)。两组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统计 (略)注:两组比较,P>0.05

    2.2 治疗时间的差异 结果见表2。中医治疗组缓解症状和治愈时间最短3个月(3个月经周期),最长9个月(7个月经周期),平均6个月(6个月经周期)。西医治疗组缓解症状和治愈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14个月,平均10个月经周期。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

    表2 两组治愈时间的差异(略)注:两组比较,P<0.01

    表3 中医辨证分型与疗效的关系 (略)注:各型疗效比较,P>0.05

    2.3 辨证分型与疗效的关系 结果见表3。气滞型30例,治愈、好转29例,总有效率为93.33%,无效2例,无效率6.67%。寒凝型35例,治愈、好转32例,总有效率为91.43%,无效3例,无效率8.57%。血瘀型44例,治愈、好转39例,总有效率为88.64%,无效5例,无效率11.36%。血虚型27例,治愈、好转25例,总有效率为92.59%,无效2例,无效率7.41%。各型的治疗效果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3.1 原发性痛经常发生于有排卵月经,在初潮1~2年后的青年妇女最易发生。腹痛多为痉挛性绞痛,在剧烈腹痛发作后,转为中等程度的阵发性疼痛,可持续1~3天,还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头痛和疲乏感等症状,偶有晕厥或虚脱。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质量,且发病率高,因此,提高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对保护妇女健康、提高生产力都是非常有益的,应当加强研究。

    3.2 西医对原发性痛经亦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应用口服避孕药物,90%以上的痛经症状可获得缓解。由于要在整个月经周期用药,而发生效应仅于周期末1~3天,除非需要同时避孕,一般不易被患者接受。近年有关原发性痛经病因研究成果,已明确子宫痉挛性收缩和引起患者剧烈腹痛程度,与同一时间内子宫内膜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PGs)含量和子宫局部血流量下降程度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内膜及月经血中的PGs浓度明显高于无痛经妇女。服用前列腺合成抑制剂(PGSI),痛经缓解率为70%,若上述药物更换使用,有效率可达90%,与本文Ⅰ组病例相符。但不是所有的原发性痛经患者PGs均升高,也不是应用PGSI后痛经都能得到缓解。即使有效,亦须试用一个阶段,来确定疗效最满意的药物种类及最适宜的剂量,有时试用调整阶段可长达半年,影响了治疗的时间。中医辨证论治克服了上述缺点,且疗效较好,如有条件,应作为原发性痛经的常规治疗方法。

    3.3 祖国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认为不同原因所致胞宫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是原发性痛经的病机。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疗主要以调理气血,营养胞宫为主,常用行气活血、通经止痛、温经散寒、益气补血等方法,达到气血畅通、通则不痛的目的。本文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18%(124/136),与西医治疗组相比,治疗效果虽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治疗时间上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P<0.01。说明中医辨证论治对缓解原发性痛经有显著作用,且副作用小,可以提高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苏应宽,徐增祥,江森.新编实用妇产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73-577.

    (编辑日 强)

    作者单位:51062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侨怡苑人民医院妇产科

    510660广东省边防局海警支队卫生队, http://www.100md.com(乔宪红 江小红)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月经失调(月经病) > 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