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5年第4期
编号:10580857
AmpCβ内酰胺酶的检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5年第4期
1AmpC酶的分类,2AmpCβ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参考文献
     AmpCβ内酰胺酶(简称AmpC酶)是由肠杆菌科细菌或(和)绿脓假单胞菌的染色体或质粒介导产生的一类β内酰胺酶,属β内酰胺酶Ambler分子结构分类法中的C类和Bush-Jacoby-Medeiros功能分类法中第一群,即作用于头孢菌素且不被克拉维酸所抑制的β内酰胺酶。故AmpC酶又称作为头孢菌素酶 [1,2] 。

     1 AmpC酶的分类

    AmpC酶按其产生的方式分为3类:诱导高产酶、持续高产酶和持续低产酶 [2,3] 。

    1.1 诱导高产酶 AmpC酶的合成往往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存在有关。绝大部分肠杆菌科细菌和绿脓假单胞菌在正常条件下(即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存在的条件下)只产生少量的AmpC酶。而当有诱导作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存在的条件下,AmpC酶的产量明显增加,增加的范围在100~1000倍之间。

    1.2 持续高产酶 另有一部分产AmpC酶的菌株不论在有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存在的条件下均可持续高水平产生AmpC酶,其原因为去阻遏突变,即调控基因之一的ampD基因发生突变,产生的有缺陷的AmpD蛋白,而不能与另一种调控蛋白-AmpR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AmpR蛋白即以激活子状态发挥激活作用,引起AmpC酶的大量表达。质粒介导的AmpC酶往往都属于此类AmpC酶。产生这种AmpC酶的细菌对临床的危害最大,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的重点。

    1.3 持续低产酶 还有极少部分产AmpC酶的菌株,不论在有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存在的条件下均持续低水平的产生AmpC酶,其原因可能是另一种调节基因-ampR基因发生突变,产生有缺陷的AmpR蛋白,不能在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存在的条件下起到抑制子的作用,也不能在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存在的条件下起到激活子的作用,故AmpC酶得以持续低水平地表达。

     2 AmpCβ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

    检测不同类型的AmpC酶或检测产不同类型AmpC酶的菌株,其方法也有所不同。目前已陆续报道了多种检测AmpC酶的方法,除改良的三维试验较为经典外,其他的检测方法还不成熟,尚在摸索,试验阶段,检测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现讲述如下。

    2.1 头孢西丁敏感试验 [4] AmpC酶可以水解头孢西丁(FOX),即产AmpC酶的菌株对头孢西丁耐药。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等其他β内酰胺酶一般不能分解头孢西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1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