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理论研究
编号:10561787
小儿胃肠道植物粪石56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陈星义

    胃肠道植物粪石在小儿并不少见、多因短时多量摄入富含纤维素的果实(如:柿子黑枣等)而得病。1993年6月~1998年4月我科共收治小儿胃肠道植物性粪石56例,现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男38例,女18例,年龄1.5岁~12岁,以学龄前儿童居多。发病时间基本在每年的深秋及初冬季节。

    1.2 胃石症3例,均为大龄儿童,一次性摄入柿子在500克以上,食后3天出现症状1例,一周后出现症状2例,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阵发性疼痛,恶心、呕吐、上腹部包块,活动度差。

    1.3 肠石症53例,以慢性或亚急性肠梗阻入院,病史最短1周,最长2个半月,一般为半个月左右。术前明确食用柿子者48例,仅5例术后追问出病史者。临床有恶心、呕吐,间歇性腹痛,便秘,食欲减退不全梗阻的表现。随着病情发展出现典型的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如:阵发性绞痛,腹胀加重,呕吐、停止排便、排气。查体:酸胀,可见肠型,肠鸣音亢进或气过水声,可叩出移动性浊音、腹穿可抽得淡黄色的腹腔渗液。
, http://www.100md.com
    1.4 x线及“B超”检查:钡餐可见随体位变化的胃内充盈缺损,上腹部“B超”可探及香蕉样的回声区,本组3例胃石症患儿术前全部确诊。53例肠石症患儿腹部立位x线片可有典型的x线征,中腹部可见一拱桥样扩大的肠襻或阶梯样液平面,下腹部无肠气,梗阻肠段无一例有结石影。B超检查无特异表现。

    1.5 治疗结果:对胃石症先采用中药或碱性药物排石,无效后改硬外麻下开腹碎石1例,胃切开取石术2例。53例肠石症中,硬外膜麻下开腹肠外碎石51例。肠切开取石2例,此2例中1例因粪石再发致肠狭窄,行肠切除吻合术而愈。本组56例均获治愈。

    2 讨论

    2.1 关于柿石形成原因:一般认为(1)未成熟柿浆和成熟的柿皮中含有一种富有收敛性的物质——鞣酸,鞣酸在胃内的胃酸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成为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其中主要是鞣酸蛋白,这些粘稠的沉淀物与柿子中的果胶和树胶将柿皮、柿纤维和食物残渣等胶着在一起,形成凝块,愈积愈大,遂成柿石。空腹进食上述过程进展更快。因此,儿童不宜空腹进食未成熟的柿子。
, 百拇医药
    2.2 柿石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但以胃及小肠结石多见,临床表现取决于发病时结石所在的位置,主要表现为胃石症及粪石性肠梗阻。

    2.3 胃石症的治疗:北京儿童医院主张(2)以体外手法碎石为主,认为胃石形成到出现症状的时间短,胃壁相对较厚,能承受一定的压力,而小儿腹壁相对较薄,可以从体外捏碎。而本组3例胃石症患儿,其中2例病程超过2周,上腹部包块较大,且呕吐物含有咖啡样物,表明胃粘膜有损伤,逐行胃切开取石术、术中取出的胃石体积分别为20cm×10cm×6cm及15cm×8cm×5cm,质地较坚韧,胃突部小弯则均有直径1.5cm的溃疡面,深达肌层。另1例病程10天,入院后先给中药及碱性药物治疗1周无效后改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胃石比较松软,可以捏碎,遂不切胃,将结石捏碎后并轻送入小肠通过回盲部推入结肠,术后很快康复。因此,对胃石症患儿,我们认为病程短,包块小,可行体外碎石,病程超过2周,且呕吐物含有咖啡样物者宜行切胃取石术。胃石包块大,保守治疗难以凑效。

, http://www.100md.com     2.4 柿石引起的堵塞性肠梗阻,从不完全性发展到完全性肠梗阻,病程的半个月左右。本组53例肠石症,术前明确食柿子史者48例,入院时均出现典型的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的症状,腹部立位x线片虽不能显示肠结石影像,亦有典型的表现:中腹部可见拱桥样的扩大肠襻或阶梯样液平,下腹部无肠气,即可考虑为柿石性肠梗阻。53例粪石性肠梗阻全部手术探查,其中有2例光保守治疗无效后改手术治疗。术中可见腹腔均有不等量的谈黄色渗液,最多为500ml,最少亦有100ml左右。结石肠段约为8~10cm。梗阻近端肠管明显扩张,严重者浆膜表面有广泛的点状瘀血斑,梗阻远端肠管空瘪无气。粪石较坚韧,但可以手法捏碎。除2例梗阻近端肠管扩张严重,肠壁充血明显,血运欠佳而行肠切开取石术外,其余51例均行肠外手法碎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应将粉碎的粪石轻送过回盲部进入结肠,否则粉碎了的粪石会重新聚积在一起堵塞肠管引起再次梗阻。本组有一例空肠段粪石,碎石后即关腹,术后一个月在肠管原来位置重新形成粪石梗阻,后经二次手术将粪石推送过回育部进入结肠而治愈。另外为避免遗留多发结石,应常规探查全部消化道。实践证明,手法碎石治疗粪石性肠梗阻具有操作容易,不损伤肠管、减少腹腔污染及术后肠粘连,肠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的优点。
, 百拇医药
    胃肠道植物粪石只要明确病史,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否则延误诊断可造成肠绞窄、肠坏死、败血症及中毒性休克,甚致危及患儿生命。

    作者单位:陈星义 广西区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

    参考文献

    [1] 吕福林,毕王华,张主文主编.小儿外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32

    [2] 董毓珍,张金哲,罗 明.小儿胃肠道植物粪石,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1;12(1):16

    广西医学

    GUANGXI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1期 No.1 199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