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理论研究
编号:10562015
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
http://www.100md.com
     (附8例分析)

    袁海宁

    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时而可见,我院自1990年1月~1996年12月遇到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病人均按照1995年(北京)全国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诊断。所有病例在病程中均有上腹部疼痛大部分患者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血清淀粉酶180u以上,同时尿淀粉酶升高超过500u。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28~55岁。发病前无饮酒、暴饮暴食、呼吸道感染或胆道感染等病史。除1例曾有过胃溃疡病史外其余病例均否认有过胰腺炎、胆石症等病史。4例患者有腹水曾使用过DHCT及安体舒通常规用量2~7天。本组病人均出现腹痛、发热6例、呕吐5例、呕血或便血4例、腹泻2例、血压下降(171umol/L6例、ALT>正常10倍3例、PTA10.0×10\+\{12\}/L7例。
, 百拇医药
    1.3 治疗:本组病例为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采取综合性的,积极的护肝治疗。4例患者合并有腹水,使用过DHCT及安体舒通2至7天,1例考虑胃溃疡并出血曾使用过西米替丁5天,全部病例均未使用过皮质激素治疗。6例于症状出现后即日明确诊断,两例因当时误诊为急性腹膜炎至次日才确诊。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均采取禁食、鼻胃管抽吸、解痉止痛、抗感染和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另外给予抑肽酶40万单位/日治疗。2例血压偏低者给予多巴胺、阿拉明治疗,对3例昏迷患者除考虑肝性脑病之外不除外胰性脑病的存在。因此在抗肝昏迷治疗时加用了多种维生素及脑活素等治疗。

    1.4 病程转归:本组8例,6例于合并胰腺炎后3至5天死亡,其中3例死于消化道出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死于脑组织损害(肝性脑病和胰性脑病)。2例存活,在控制急性胰腺炎后进一步护肝治疗,病情逐渐好转出院。

    2 讨论

    2.1病毒性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理:关于病毒性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理尚未十楚,多数人认为与病毒感染后直接侵犯和机体的免疫应答为主。1981年Shimodo从30例HBsAg阳性者活检胰组织用地衣红染色免疫荧光及免疫酶标法检测HBsAg和HBcAg,结果18例胰腺腺泡细胞的胞浆中检出HBsAg,其中6例腺泡细胞胞核中也检出HBcAg;组织可见慢性炎症及灶性坏死(1)。机体感染肝炎病毒后产生的免疫复合物或抗原—抗体反应可激活补体系统,补体反应的结果产生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因子。如缓激肽、组织胺等,从而引起和继发性胰腺的炎症反应(2)。本组病例均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均阳性,其发生急性胰腺炎除上述的机理之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1)利尿剂的应用:氯噻酮、利尿酸、速尿等可引起急性胰腺炎,其机理可能是由于它们能损伤胰腺组织,促进胰液、胰酶分泌,使胰液的粘稠度增加或胰管排泄不畅所致。本组有3例使用过速尿2至3天,或许与此有关。(2)细菌感染:感染是胰腺炎的重要原因,除肝炎病毒之外,柯萨奇病毒、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感染时可发生胰腺炎。本文8例患者均为重症肝炎,而重症肝炎常合并有自发性腹膜炎(8.4%~24.7%)(3)。本组3例在出现胰腺炎之前已诊断并有自发性腹膜炎,两者是否相关,值得重视。
, 百拇医药
    2.2 病毒性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急性胰腺炎可发生于各型肝炎中,且可发生于肝炎的各个病期,不仅可见于肝炎的急性期或活动期,也可见于病情的好转阶段(4)。因此在诊断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时,不管于那个病期,突发的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的上腹部刀割样或钻心样疼痛且伴恶心、呕吐、发热、腹肌紧张、上腹部压痛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当然也不能除外其它特发性或原发性腹膜炎的存在,因此及时做血及尿的淀粉酶等有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病毒性肝炎合并胰腺炎治疗除积极护肝之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1)禁食:轻症者应予禁食,重症者还应给予鼻胃管抽吸胃内容物和胃内气体,从而减少胰分泌。此外尽可能早地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以维持电解质和热卡的供应。(2)解痉止痛:抗胆碱酶药物常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但可引起心动过速,加剧低血压等。使用时应注意观察。(3)抗感染:常选用庆大霉素,在选用抗生素应注意到其对肝脏功能的影响。(4)抑制胰腺分泌物药物的应用:常规用胰腺酶抑制剂-抑肽酶,亦可同时给予胰酶合成阻滞剂5-FU。(5)保护肺、心、肾功能:吸氧保证肺的正常气体交换,足够的血氧浓度对受损肝脏及胰腺细胞的修复是十分重要的。保护好心功能、纠正低血压、增加肾血流量及滤过,使血循环的有毒介质及时排出。
, http://www.100md.com
    总而言之,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胰腺炎时病情较危重,预后差。本组8例病人有6例死亡。作者认为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以上综合措施,可望改善疗效。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科

    参考文献

    [1]Shimoda T.Light microscopic localiz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antigens in the human panereas.Gastroenterology 1981;12:998

    [2]张志宏,徐克成.临床胰腺病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6

    [3]江圣勇.重症病毒性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热34例分析.中华传染病学杂志 1985;3(1):69

    [4]Parbhoo Sp.Acute pancreatitis in patients with fulminant hepatitis.Gut 1973;14:428

    广西医学

    GUANGXI MEDICAL YIXUE

    1999年 第21卷 第4期 Vol.21 No.4 199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