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张赟
[关键词] 腰椎/外科学; 钛; 脊柱疾病/外科学; 脊柱融合术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9421(2000)04-0284-02
椎体间钛合金螺纹融合器(Threaded Fusing Cage,TFC)是近年研制、发展的一种新型椎体间融合技术,它不仅具有传统椎体间骨融合的优点,而且能即时恢复椎体间正常解剖关系,稳定脊椎。作者自1998年应用该技术治疗腰椎疾病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42~64岁。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2例;腰椎滑脱症4例(真性滑脱3例,假性滑脱1例),其中Ⅱ度滑脱1例,Ⅰ度滑脱3例。全部病例均有较严重的腰腿痛或间歇性跛行,非手术治疗无效,影像学检查显示有轻重不等的腰椎不稳或椎体滑脱。术前常规摄腰椎正侧
位X线片和CT扫描,据此选择适当型号的TFC。
1.2 手术方式及要点 根据病变节段和滑脱程度选择单纯椎体间TFC融合或联合应用节段性内固定器械。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屈膝、屈髋俯卧位。切口及显露同常规椎间盘摘除手术,两侧椎板开窗以适宜TFC置入。显露并牵开硬膜囊及神经根,切开纤维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并扩大椎管,使神经根彻底减压。椎间隙嵌入椎间撑开导向器,通过该导向器用椎间切割器、攻丝器进行椎间盘、椎间软骨板切割,椎间上下骨界面攻丝,通过椎管在椎间隙两侧平行各置入一只TFC,置入深度以其前后位置距椎体后缘3 mm为宜。将开窗所取椎板碎骨植入TFC中。腰椎滑脱症患者在置入TFC前。需彻底神经根减压RF椎弓根器械复位内固定。术毕伤口负压引流24~48 h。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卧床2周,3个月内支架保护,严格限制腰椎屈伸活动。附加节段性内固定患者可不带外固定支架早期下床活动。术后1周,3、6、12个月进行X线正侧位、屈伸动力侧位摄片,CT检查。
2 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腰腿痛症状均获改善,L4~5 融合4例,L5~S1 融合2例。单纯TFC融合2例,RF+TFC 4例。全部病例术后椎间高度恢复正常,无再移位和椎间隙塌陷,内固定件松动、断裂及脱出及伤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经X线、CT检查显示融合节段无异常活动、椎间高度保持良好、TFC中植入骨密度增加或无密度减低、TFC-骨界面无骨吸收环(封四图1,2)。骨融合率为100%。
图1 L5S1 椎间盘突出,椎间隙狭窄手术前X线片
图2 L5S1 椎间盘摘除,结合TFC椎间融合术,术后 X线片示椎间隙
高度恢复
3 讨论
腰椎融合是各种腰椎疾病基本外科治疗手段之一。在近三十年为随着其基本理论的不断丰富以及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腰椎融合的治疗效果得以逐步提高。TFC已逐步广泛应用于腰椎滑脱、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腰椎不稳、医源性腰椎假关节病的治疗。研究表明椎体间融合在治疗腰椎疾病的各种脊柱融合方式中具有绝对生物力学优势,并能对椎间盘源性腰痛达到直接治疗作用。但是,由于早期单纯椎体间植骨融合时常出现植骨块移位及吸收等常难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为此80年代末以来各种可载植骨材料的椎体间融合稳定器相继在临床应用,并取得优良效果。
TFC是90年代初Charles Ray设计研制的一种多孔、中空、螺纹圆柱形钛合金椎间融合装置,具有耐腐蚀性强、组织相容性好等优点,其抗压强度、疲劳耐受性、生物力学性能均符合人体生理要求;TFC椎间置入能恢复并保持椎间隙、椎间孔的高度,以及韧带、关节囊的正常张力,从而间接解除神经根压迫,维持脊柱运动节段的稳定,为椎间骨融合创造了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1~3]。生物力学研究显示:在同等负荷屈曲、过伸、侧弯条件下,TFC融合的生物力学性能优于椎弓根钢板结构、单纯植骨及椎间盘切除后的情况[3]。本组6例下腰椎疾病患者中,分别采取后路单纯TFC椎间融合或结合节段性内固定器进行TFC椎间融合,术后症状均等到改善,骨融合率达100%,无器械失败、椎间隙塌陷及椎体移位的发性,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因此,作者认为TFC椎间置入是一稳定、可靠的腰椎融合方式,在腰椎融合应用中能取得较高的融合效率,它不仅能应用于一般退行性腰椎疾病及Ⅰ度腰椎滑脱;而且可将其椎间稳定性重建与节段性内固定器的复位、固定相结合用于Ⅱ度以上的腰椎滑脱,两者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提高重度腰椎滑脱的临床治疗效果,避免传统后路内固定、融合可能并发的器械断裂、松动及椎体再移位的发生[4]。但TFC椎间融合技术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因此在TFC应用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①单纯TFC融合限用于无椎体移位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或Ⅰ度以内椎体滑脱;Ⅱ度以上椎体滑脱等严重椎间结构不稳的情况,必须结合节段性内固定器的复位、固定才能应用;严重骨质疏松、骨质破坏性病变、活动性椎间盘炎患者禁忌使用TFC融合。②腰椎Ⅱ度以上滑脱在TFC置入前必须彻底神经减压和椎体复位,否则可能在椎体复位过程中造成神经挤压伤;③手术无菌操作及切口的认真止血、引流对于预防术后感染至关重要。
[作者简介] 张赟(1965-),男,湖南慈利县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创伤和脊柱外科临床工作。
张赟(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中国湖南 张家界 416600)
[参 考 文 献]
[1] Weiner BK,Fraser RD.Spinal update lumbar interbody cages[J].Spine,1998,23(5):634.
[2] Ray CD.Threaded titanium cages f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s[J].Spine,1997,22(6):667.
[3] Sandhu HS,Turner S,Kabo JM,et al.Distractive properties of a threaded interbody fusion device[J].Spine,1996,21:1201.
[4] 吕国华,马泽民,李启贤.椎体间螺纹融合器在下腰椎融合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9,9(4):188-191.
[收稿日期] 2000-04-08
湖南医学
HUNAN MEDICAL JOURNAL
2000 Vol.17 No.4 P.277-278
[关键词] 腰椎/外科学; 钛; 脊柱疾病/外科学; 脊柱融合术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9421(2000)04-0284-02
椎体间钛合金螺纹融合器(Threaded Fusing Cage,TFC)是近年研制、发展的一种新型椎体间融合技术,它不仅具有传统椎体间骨融合的优点,而且能即时恢复椎体间正常解剖关系,稳定脊椎。作者自1998年应用该技术治疗腰椎疾病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42~64岁。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2例;腰椎滑脱症4例(真性滑脱3例,假性滑脱1例),其中Ⅱ度滑脱1例,Ⅰ度滑脱3例。全部病例均有较严重的腰腿痛或间歇性跛行,非手术治疗无效,影像学检查显示有轻重不等的腰椎不稳或椎体滑脱。术前常规摄腰椎正侧
位X线片和CT扫描,据此选择适当型号的TFC。
1.2 手术方式及要点 根据病变节段和滑脱程度选择单纯椎体间TFC融合或联合应用节段性内固定器械。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屈膝、屈髋俯卧位。切口及显露同常规椎间盘摘除手术,两侧椎板开窗以适宜TFC置入。显露并牵开硬膜囊及神经根,切开纤维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并扩大椎管,使神经根彻底减压。椎间隙嵌入椎间撑开导向器,通过该导向器用椎间切割器、攻丝器进行椎间盘、椎间软骨板切割,椎间上下骨界面攻丝,通过椎管在椎间隙两侧平行各置入一只TFC,置入深度以其前后位置距椎体后缘3 mm为宜。将开窗所取椎板碎骨植入TFC中。腰椎滑脱症患者在置入TFC前。需彻底神经根减压RF椎弓根器械复位内固定。术毕伤口负压引流24~48 h。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卧床2周,3个月内支架保护,严格限制腰椎屈伸活动。附加节段性内固定患者可不带外固定支架早期下床活动。术后1周,3、6、12个月进行X线正侧位、屈伸动力侧位摄片,CT检查。
2 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腰腿痛症状均获改善,L4~5 融合4例,L5~S1 融合2例。单纯TFC融合2例,RF+TFC 4例。全部病例术后椎间高度恢复正常,无再移位和椎间隙塌陷,内固定件松动、断裂及脱出及伤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经X线、CT检查显示融合节段无异常活动、椎间高度保持良好、TFC中植入骨密度增加或无密度减低、TFC-骨界面无骨吸收环(封四图1,2)。骨融合率为100%。
图1 L5S1 椎间盘突出,椎间隙狭窄手术前X线片
图2 L5S1 椎间盘摘除,结合TFC椎间融合术,术后 X线片示椎间隙
高度恢复
3 讨论
腰椎融合是各种腰椎疾病基本外科治疗手段之一。在近三十年为随着其基本理论的不断丰富以及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腰椎融合的治疗效果得以逐步提高。TFC已逐步广泛应用于腰椎滑脱、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腰椎不稳、医源性腰椎假关节病的治疗。研究表明椎体间融合在治疗腰椎疾病的各种脊柱融合方式中具有绝对生物力学优势,并能对椎间盘源性腰痛达到直接治疗作用。但是,由于早期单纯椎体间植骨融合时常出现植骨块移位及吸收等常难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为此80年代末以来各种可载植骨材料的椎体间融合稳定器相继在临床应用,并取得优良效果。
TFC是90年代初Charles Ray设计研制的一种多孔、中空、螺纹圆柱形钛合金椎间融合装置,具有耐腐蚀性强、组织相容性好等优点,其抗压强度、疲劳耐受性、生物力学性能均符合人体生理要求;TFC椎间置入能恢复并保持椎间隙、椎间孔的高度,以及韧带、关节囊的正常张力,从而间接解除神经根压迫,维持脊柱运动节段的稳定,为椎间骨融合创造了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1~3]。生物力学研究显示:在同等负荷屈曲、过伸、侧弯条件下,TFC融合的生物力学性能优于椎弓根钢板结构、单纯植骨及椎间盘切除后的情况[3]。本组6例下腰椎疾病患者中,分别采取后路单纯TFC椎间融合或结合节段性内固定器进行TFC椎间融合,术后症状均等到改善,骨融合率达100%,无器械失败、椎间隙塌陷及椎体移位的发性,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因此,作者认为TFC椎间置入是一稳定、可靠的腰椎融合方式,在腰椎融合应用中能取得较高的融合效率,它不仅能应用于一般退行性腰椎疾病及Ⅰ度腰椎滑脱;而且可将其椎间稳定性重建与节段性内固定器的复位、固定相结合用于Ⅱ度以上的腰椎滑脱,两者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提高重度腰椎滑脱的临床治疗效果,避免传统后路内固定、融合可能并发的器械断裂、松动及椎体再移位的发生[4]。但TFC椎间融合技术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因此在TFC应用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①单纯TFC融合限用于无椎体移位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或Ⅰ度以内椎体滑脱;Ⅱ度以上椎体滑脱等严重椎间结构不稳的情况,必须结合节段性内固定器的复位、固定才能应用;严重骨质疏松、骨质破坏性病变、活动性椎间盘炎患者禁忌使用TFC融合。②腰椎Ⅱ度以上滑脱在TFC置入前必须彻底神经减压和椎体复位,否则可能在椎体复位过程中造成神经挤压伤;③手术无菌操作及切口的认真止血、引流对于预防术后感染至关重要。
[作者简介] 张赟(1965-),男,湖南慈利县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创伤和脊柱外科临床工作。
张赟(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中国湖南 张家界 416600)
[参 考 文 献]
[1] Weiner BK,Fraser RD.Spinal update lumbar interbody cages[J].Spine,1998,23(5):634.
[2] Ray CD.Threaded titanium cages f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s[J].Spine,1997,22(6):667.
[3] Sandhu HS,Turner S,Kabo JM,et al.Distractive properties of a threaded interbody fusion device[J].Spine,1996,21:1201.
[4] 吕国华,马泽民,李启贤.椎体间螺纹融合器在下腰椎融合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9,9(4):188-191.
[收稿日期] 2000-04-08
湖南医学
HUNAN MEDICAL JOURNAL
2000 Vol.17 No.4 P.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