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李朝英 张正
〔中图分类号〕R575.2;R446.11+2
〔文献标识码〕D
血浆凝血因子检测可作为诊断肝病,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本文对3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促凝血活性进行了检测,以分析其临床意义,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按198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的住院病人30例。年龄28~56岁,平均41岁,男25例,女5例。Child分级B级10例,C级20例。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7例,伴肝性脑病者2例,伴脾亢进行者2例,伴腹水者14例。
1.2 检测方法 空腹采取病人血浆标本,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所生物技术研究室进行检测(一期法),其正常值由所检测的正常对照组确定。
2 结果
本文3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的测定结果,列于表1。
表1.30例肝硬化血浆凝血因子检测结果
纤维蛋白原 FⅡ:C FⅤ:C FⅦ:C FⅩ:C FⅧ:C FⅨ:C
正常值 2~4mg/mL 95.9±2.32 102.4±37.9 104.0±19.2 104.9±24.7 102.9±25.7 98.1±30.4
检测结果 2.19±1.1 69.8±33.2* 70.4±39.6* 54.9±24.5* 59.0±11.6* 198.8±88.5* 79.0±19.6
注*P<0.05
3 讨论
血浆及血液中有形成分中均含有与凝血有关的物质。这些物质可直接参与凝血过程,统称凝血因子。
世界卫生组织以罗马数字命名的13个凝血因子中,因因子Ⅲ为组织因子不存在于血液中,钙离子又非血液中所独有,因子Ⅵ实际是激活了的因子Ⅴ,故已被否定,实际上仅10个因子。
因子Ⅰ即纤维蛋白原,在肝内合成,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在肝硬化时,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明显增高,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的作用下产生各种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亦显著增高,血浆因子Ⅰ相应减少,与肝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本文因子Ⅰ亦见减少,与文献报道相似。
因子Ⅱ即凝血酶原,因子Ⅴ又名血浆加速球蛋白或易变因子,是能加强因子Ⅹa作用的辅因子;因子Ⅶ即稳定因子,是参与外源凝血系统的重要因子;因子Ⅹ又称Stuart因子,在凝血过程的共同途径中起作用,缺乏时引起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出血。它们均在肝脏合成,肝硬化时肝细胞损害较重,影响这些凝血因子合成,其降低程度一般与肝脏损害程度呈正相关〔1,2〕。本文资料表明,不只因子Ⅶ:C和Ⅹ:C重度减低,且Ⅱ:C和Ⅴ:C亦降低明显,提示本组肝病患者预后不佳,且本组病人大多已为Child C级病人,多有腹水,食管静脉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的病史和症状。
因子Ⅷ又称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在肝脏合成,参与内凝系统,因子Ⅸ存在于血清中,肝脏合成,参与内凝血系统的早期阶段,在因子Ⅷ、Ⅸ、磷脂和Ca2+参加下,使因子Ⅹ变为Ⅹa。肝炎后肝硬化时,Ⅷ:C活性重度增高,本文增加达198.8±88.5,约为正常2倍,而Ⅸ常明显降低,本文降低达79.0±19.6%,与文献报告相近〔3,4〕,亦与本组病人均为失代偿期的晚期肝硬化病例病情相关。
对肝硬化病人应重视凝血因子检测,以利评估病人病情和预后,PLT、PTL(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反映血浆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Ⅴ、Ⅶ、Ⅹ的水平)和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反映血浆中内活性凝血因子Ⅻ、Ⅺ、Ⅸ、Ⅷ、共同途径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Ⅴ、Ⅹ的水平)试验,是值得常规采用的。
作者单位:李朝英 北京市海淀医院内科(100080)
张正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610041)
参考文献
1.杨锦媛:肝病出血倾向的检验诊断。临床肝胆病杂志 1989;5∶81。
2.支立民,王鸿利,王振义,等:肝病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抗原含量和凝血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中华消化杂志 1989;9∶208。
3.李士敏,王鸿利,支立民:肝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附167例分析)。实用内科杂志 1991;11∶255。
4.Langley PG,et al:Platelet function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relationship to disease severity.Dig Dis Sci,1979;24∶197.
(1998-12-20修回)
华西医学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14卷 第1期 No.1 Vol.14 1999
〔中图分类号〕R575.2;R446.11+2
〔文献标识码〕D
血浆凝血因子检测可作为诊断肝病,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本文对3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促凝血活性进行了检测,以分析其临床意义,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按198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的住院病人30例。年龄28~56岁,平均41岁,男25例,女5例。Child分级B级10例,C级20例。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7例,伴肝性脑病者2例,伴脾亢进行者2例,伴腹水者14例。
1.2 检测方法 空腹采取病人血浆标本,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所生物技术研究室进行检测(一期法),其正常值由所检测的正常对照组确定。
2 结果
本文3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的测定结果,列于表1。
表1.30例肝硬化血浆凝血因子检测结果
纤维蛋白原 FⅡ:C FⅤ:C FⅦ:C FⅩ:C FⅧ:C FⅨ:C
正常值 2~4mg/mL 95.9±2.32 102.4±37.9 104.0±19.2 104.9±24.7 102.9±25.7 98.1±30.4
检测结果 2.19±1.1 69.8±33.2* 70.4±39.6* 54.9±24.5* 59.0±11.6* 198.8±88.5* 79.0±19.6
注*P<0.05
3 讨论
血浆及血液中有形成分中均含有与凝血有关的物质。这些物质可直接参与凝血过程,统称凝血因子。
世界卫生组织以罗马数字命名的13个凝血因子中,因因子Ⅲ为组织因子不存在于血液中,钙离子又非血液中所独有,因子Ⅵ实际是激活了的因子Ⅴ,故已被否定,实际上仅10个因子。
因子Ⅰ即纤维蛋白原,在肝内合成,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在肝硬化时,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明显增高,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的作用下产生各种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亦显著增高,血浆因子Ⅰ相应减少,与肝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本文因子Ⅰ亦见减少,与文献报道相似。
因子Ⅱ即凝血酶原,因子Ⅴ又名血浆加速球蛋白或易变因子,是能加强因子Ⅹa作用的辅因子;因子Ⅶ即稳定因子,是参与外源凝血系统的重要因子;因子Ⅹ又称Stuart因子,在凝血过程的共同途径中起作用,缺乏时引起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出血。它们均在肝脏合成,肝硬化时肝细胞损害较重,影响这些凝血因子合成,其降低程度一般与肝脏损害程度呈正相关〔1,2〕。本文资料表明,不只因子Ⅶ:C和Ⅹ:C重度减低,且Ⅱ:C和Ⅴ:C亦降低明显,提示本组肝病患者预后不佳,且本组病人大多已为Child C级病人,多有腹水,食管静脉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的病史和症状。
因子Ⅷ又称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在肝脏合成,参与内凝系统,因子Ⅸ存在于血清中,肝脏合成,参与内凝血系统的早期阶段,在因子Ⅷ、Ⅸ、磷脂和Ca2+参加下,使因子Ⅹ变为Ⅹa。肝炎后肝硬化时,Ⅷ:C活性重度增高,本文增加达198.8±88.5,约为正常2倍,而Ⅸ常明显降低,本文降低达79.0±19.6%,与文献报告相近〔3,4〕,亦与本组病人均为失代偿期的晚期肝硬化病例病情相关。
对肝硬化病人应重视凝血因子检测,以利评估病人病情和预后,PLT、PTL(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反映血浆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Ⅴ、Ⅶ、Ⅹ的水平)和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反映血浆中内活性凝血因子Ⅻ、Ⅺ、Ⅸ、Ⅷ、共同途径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Ⅴ、Ⅹ的水平)试验,是值得常规采用的。
作者单位:李朝英 北京市海淀医院内科(100080)
张正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610041)
参考文献
1.杨锦媛:肝病出血倾向的检验诊断。临床肝胆病杂志 1989;5∶81。
2.支立民,王鸿利,王振义,等:肝病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抗原含量和凝血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中华消化杂志 1989;9∶208。
3.李士敏,王鸿利,支立民:肝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附167例分析)。实用内科杂志 1991;11∶255。
4.Langley PG,et al:Platelet function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relationship to disease severity.Dig Dis Sci,1979;24∶197.
(1998-12-20修回)
华西医学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14卷 第1期 No.1 Vol.14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