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理论研究
编号:10563083
巯甲丙脯酸与哌唑嗪联用治疗糖尿病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田文真 蔡梅英 李江疆 郭 玫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2倍〔1〕。我们采用巯甲丙脯酸加小剂量哌唑嗪治疗37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确诊为糖尿病并高血压的患者,先给巯甲丙脯酸25mg,3次/d,观察1周后如血压仍持续于高水平的列为研究对象共72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治疗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43~67岁;糖尿病病史1~22年,平均9.5年;平均舒张压14.22kPa,收缩压24.01kPa,并发心脏病变17例,高脂血症19例,肾脏病变21例,视网膜病变20例。B组为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4~69岁;糖尿病病史1~20年,平均9.3年;平均舒张压14.4kPa,收缩压23.2kPa,并发心脏病变18例,高脂血症17例,肾脏病变20例,视网膜病变20例。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原有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哌唑嗪,哌唑嗪首次0.5mg睡前服,第2天开始用0.5mg,3次/d。根据血压情况,每5天递增哌唑嗪0.5~1mg/d,直至血压稳定(<18.7/12.0kPa)。在随访过程中,如发现血压<16.0/10.7kPa或明显脑供血不足症状,则相应递减哌唑嗪0.5~1mg/d;B组加用硝苯吡啶10mg,3次/d。两组同时服用降血糖药物。每半年复查血脂、糖基化血红蛋白,每日监测尿糖。服药前后测量血压,同一人用同一血压计,测坐位右上臂血压。并着重分析服药前与服药后4周内血压情况。在随访时间内观察临床症状及随时记录其副作用。

    1.3 疗效判定:根据卫生部公布新药审批条例中降压药物疗效评定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2.66kPa或≥1.33kPa并降到正常。有效:舒张压下降≥1.33kPa;舒张压下降<1.33kPa但降到正常;收缩压下降≥3.99kPa。无效:未到上述指标。

    2 结果
, 百拇医药
    2.1 降压疗效(见表1~4)

    表1 降压疗效比较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治疗组 SP 23 12 1 97.2

    DP 17 18 2 94.5

    对照组 SP 13 16 6 82.8

    DP 11 16 8 77.1

    两组对比:SP(收缩压)、DP(舒张压)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对比(kPa)

    治疗组 对照组
, 百拇医药
    治疗前 SP 24.01±0.14 23.2±0.16

    DP 14.22±0.91 14.2±1.3

    治疗后 SP 18.3±0.3 19.25±0.81

    DP 11.6±0.24 12.02±0.9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对比(P<0.05)

    表3 降压幅度与疗程的关系

    治疗前(kPa) 治疗后(kPa)

    1周 2周 3周 4周

    治疗组 SP 24.01±0.14 21±0.24 19.8±0.2 19.7±0.15 18.8±0.28
, 百拇医药
    DP 14.22±0.91 11.9±0.41 12.3±0.4 11.9±0.21 11.6±0.24

    对照组 SP 23.2±0.16 22.1±0.4 21.83±0.2 19.5±0.4 19.25±0.81

    DP 14.4±1.3 13.2±0.4 13.01±0.15 12.3±0.6 12.02±0.6

    表4 对其中合并高脂血癌患者的血脂的影响(mmol/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CH(总胆固醇) 6.8±0.07 5.89±0.05*

    HDL(高密度脂蛋白) 1.19±0.07 1.28±0.05
, http://www.100md.com
    LDL(低密度脂蛋白) 3.04±0.06 2.93±0.01

    LLOL(极低密度脂蛋白) 0.86±0.05 0.71±0.06

    对照组 CH 6.81±1.43 6.71±1.91**

    HDL 1.01±1.21 1.28±0.930.93

    LDL 2.89±0.91 3.01±0.43

    LLDL 0.72±0.48 0.70±0.21

    *治疗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水平下降(P<0.05),差异有显著性

    两组对比:SP随疗程的延长都呈下降趋势,治疗组效果好;而DP治疗组第1周下降更明显,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于第2周又稍有回升趋势。
, http://www.100md.com
    2.5 对24h尿蛋白排泄率的影响:特别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4周,基本趋于正常,其中5例24h尿蛋白排泄率>800mg/24h,降到<300mg/24h。

    2.6 副作用:巯甲丙脯酸与哌唑嗪联用对心率无明显影响,未见明显体位性低血压,偶可引起口干(10.8%)、头痛、头晕(9.0%)、面红(9.0%),皮疹(2.7%)、胃肠不适(2.7%)、干咳(10.8%)、下肢浮肿(10.8%)。对肝肾功能、血象、血尿酸等均无异常影响。

    3 讨论

    巯甲丙脯酸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有效降低系统性血压的同时,对糖脂代谢无明显不良影响,副作用少,耐受性良好,可作为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的第一线降压药〔2〕。除了有效降低血压外,有研究报告ACEI尚可明显改善血压及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并一定程度改善血糖控制〔2〕;其对糖尿病许多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肌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亦有显著防治作用,尤其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已被众多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所证实,ACEI显著降低,甚至逆转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对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亦有显著的降蛋白尿作用,并能减慢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速度,推迟肾衰的到来。哌唑嗪为外周α受体阻滞剂,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它不仅不影响糖代谢,而且还能降低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糖耐量,增加胰岛素对葡萄糖的反应,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HDL〔3〕。α受体阻滞剂一般不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可作为伴高血压糖耐量降低和糖尿病患者的选择药物。硝苯吡啶为钙拮抗剂,是广泛用于临床的一类有效抗高血压药物,多数临床研究认为钙拮抗剂在治疗剂量对糖代谢无不良影响,不影响外周胰岛素敏感性,防止LDL氧化对肾血管亦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由于从理论上讲钙拮抗剂阻滞细胞膜钙通道,可抑制胰岛素β细胞释放胰岛素,因应用较大剂量钙拮抗剂时应随时仔细随访血糖,对照组在应用硝苯吡啶时,最大量为40mg/d。
, 百拇医药
    我们的研究表明,利用巯甲丙脯酸和哌唑嗪两者在不同环节上扩张血管,在降压效果上有协同作用。本组观察37例,两药联用降压疗效SP有效率为97.2%,DP有效率为94.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用巯甲丙脯酸与硝苯吡啶无效的病例,后期均改用巯甲丙脯酸与哌唑嗪合用,随访时间均取得较好疗效。从表2可以看出A组与B组治疗后血压比较相差有意义(P<0.05)。在降压幅度与疗程关系(表3)的分析中发现,随疗程的延长SP呈明显下降,而DP降低后于第2周后有回升趋势,这可能与水钠潴留有关。A组治疗后第一周血压下降明显,优于B组,这可很快稳定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从而减少情绪对血压的影响因素。巯甲丙脯酸与哌唑嗪联用能明显降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胆固醇水平(P<0.05),改善血脂,同时对24h尿蛋白的排泄亦有明显改善作用。根据以往的观点,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应在无不良反应出现的基础上尽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16.0/10.7kPa),而且在高血压阶梯疗法中两种不同的降压药物联合使用,可用以减少各自的剂量而避免了剂量依从性毒副作用〔4〕。本组观察有4例出现双踝部浮肿,加用双氢克脲噻(25mg,2次/日),3天后浮肿消失,不必停用降压药;有4例出现干咳,4例口干,1例胃肠不适,多能耐受。由于哌唑嗪采用小剂量口服法及逐渐加减法,本组病例尚无明显低血压现象,亦无心肌梗塞,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死亡病例。体位性低血压是多数降压药物的常见副作用之一,尤其是两种以上药物使用时更应警惕,故应建议病人避免急剧改变体位。
, http://www.100md.com
    我们的研究表明,利用巯甲丙脯酸与哌唑嗪的协同作用,在各自减少剂量后仍可满意地控制那些对一般药物反应较差的高血压,并且由于两者对血脂、血糖、血尿酸及血清离子、肝肾功能均无不良影响,安全性好,价格适当,因此可作为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长期治疗之用。

    作者单位:田文真 李江疆 郭 玫(宁夏自治区医院内科 750021)

    蔡梅英(宁夏固原县医院 756000)

    参考文献

    1 吉田新吾,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北京:北京天安全球糖尿病医药数据库,1996,7:9

    2 张吉吉.糖尿病高血压药物治疗选择.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1991,17(1):19~21

    3 叶山,等.糖尿病患者降压药物的选择.北京:北京天安全球糖尿病医药数据库,1996,7:5

    4 林曙光,冯碧霞,陈洛川.硝苯吡啶联用小剂量哌唑嗪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新医学,1990,21(7):359

    责编:马兴忠

    (收稿:1998—08—17 修回:1999—01—21)

    宁夏医学杂志

    NINGXIA MENICAL JOURNAL

    1999年 第21卷 第5期 Vol.21 No.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