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理论研究 > 正文
编号:10563199
http://www.100md.com
     赵希玉 马忠义

    近年来氨苄引起的过敏反应报道不断增加,并且类型也增多。现将我院4年来84例氨苄引起迟发性过敏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84例,女36例,男48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为76岁。其中外科14例,内科56例,妇科6例,门诊输液室6例,注射室2例;一次用量最大剂量5g,最小2g,注射室肌注为0.5g。常用于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外科预防手术感染。

    1.2 潜伏期:4天以内73例,5天以上11例,最短2天,最长10天。

    1.3 症状:经过不同潜伏期后,出现皮疹发痒68例,药热54例,胸闷憋气2例,休克2例。

    1.4 治疗:均立即停用氨苄,48例停药后,口服抗过敏药物症状逐渐消失,33例肌注非那根、氟美松注射液,口服抗过敏药物,症状逐渐消失,3例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脱离危险。以上一经出现过敏症状,所有过敏者,均否认过敏史,注射前全部过敏实验阴性。

    2 讨论

    2.1 氨苄过敏反应临床最常见的药疹为荨麻疹型,其次为血管神经性水肿,猩红热样药疹。一般均由患者自行发现,立即停药,皮疹逐渐消失。一部分不予重视,当再次使用氨苄,皮疹加重或其它症状又出现才停药,这时反应较重,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症状消失。药物热一般发生在药疹的同时,亦可只有药物热而无药疹发生。

    2.2 门诊注射氨苄,采用肌肉注射,过敏反应较少,可能与流动性大有关。发生胸闷憋气或休克者,一般都在多次静滴氨苄出现,反应较重,均采用紧急抢救措施,未造成严重后果。

    2.3 所有引起过敏反应者使用的输液器,稀释氨苄的大输液,均与其他未产生过敏反应者属同批号,故排除他种因素。

    2.4 氨苄引起其他过敏反应者近年时有报道:氨苄过敏致变态反应性心肌炎〔1〕;致心脏骤停〔2〕、致急骤性腮腺肿大〔3〕、引起急粒型白血病〔4〕、致腹部绞痛〔5〕,氨苄在抗生素类药物过敏中占有首位〔6,7〕。鉴于反应类型的增多,时间延迟,后果较重,临床对于氨苄在体内代谢过程应进一步详细研究。

    2.5 临床使用氨苄多加入在5%或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一批配完后再滴注,放置时间较长,而且滴注时的温度、溶媒、浓度均对氨苄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8〕,氨苄的降解产物不断刺激机体,产生迟发性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机体特异性抗体与肥大细胞抗原结合后产生的变态反应。多次使用氨苄后,体内反应不敏锐的补体系统被激活,而发生变态反应,故这种反应较迟缓。

    2.6 纠正错误用法,指导护士正确使用氨苄。笔者认为一般将氨苄2g溶于约100ml糖盐中,滴注时间为1/2~1小时,间隔应用至全量。在炎夏季节,相应缩短静滴时间;使用高浓度氨苄时,静滴时间要相应缩短,严格遵循现配现用的原则。

    药品不良反应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危害性大,因此,我们使用氨苄,不仅掌握其作用,用法和适应症,也要了解氨苄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过程,要注意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等。另外,药师应与医生、护士、病人共同协作,生产厂家应对氨苄的这一过敏予以重视,全方位对氨苄在体内代谢的作用进一步研究,使氨苄真正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并且推进合理用药系统工程,促进医疗质量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单位:宁夏中卫县医院 751700

    《参考文献》

    [1] 刘鸿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药学通报,1985,6:333

    [2] 王晋明.氨苄青霉素致呼吸心跳骤停1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2:88

    [3] 刘国栋.静滴氨苄青霉素致急骤性腮腺肿大3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3,6:279

    [4] 辛春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3,6:275

    [5] 王春洪.氨苄西林致腹部绞痛.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9:419

    [6] 朱蓓德.219例药品不良反应的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1:491

    [7] 于星.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2,3:175

    [8] 许树梧.氨苄青霉素钠溶液稳定性探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6,6:509

    (收稿:1998—03—06) 责编:马兴忠

    宁夏医学杂志

    NINGXIA MEDICAL JOURNAL

    1999年 第1期 No.1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