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循证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华心血管医学网
一 定义和发病情况不稳定心绞痛不是一独立疾病,而是一临床综合征,指介于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系列有症状心肌缺血征候群。其临床谱包括三种类型心绞痛:一是初发劳力性心绞痛,即心绞痛起病于近4-8周内,严重程度在CCS(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Ⅲ级或以上;二是恶化劳力性心绞痛,在以往稳定心绞痛基础上,发作更频繁、更易诱发、症状更重、持续时间更长、硝酸甘油不易缓解;三是静息心绞痛,指在安静状态或情绪平静时发病,持续时间在15-20分钟以上。变异性心绞痛(Prinzmetal 心绞痛)常在休息时起病,呈发作性胸痛,程度重,常伴有明显的ST段抬高和室性心律失常,是不稳定心绞痛的另一类型。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四周内)心绞痛的病理生理与不稳定心绞痛相似,预后不良,归入不稳定心绞痛有助于治疗。
仅以症状描述对不稳定心绞痛分类,并以此指导治疗和危险评价是不全面的。综合有无ST段改变、心肌损伤标志物(如TnI,TnT)以及基础冠心病,有利于进行有针对性而非经验性治疗,对预后分析更有价值。更详尽的分类应包括心绞痛等同症状、用药情况、胸痛程度、临床背景、诱发因素、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冠脉阻塞的动力性变化、左室功能等对治疗决策和危险评估可能更有帮助。此外,根据不稳定心绞痛的5个独立致病因素(即血栓形成、冠脉阻塞、冠脉收缩或痉挛、炎症和心肌耗氧量增加)进行分类,并将其整合到现有分类系统,对指导治疗可能会有更大帮助。
如病人有较严重静息时胸痛伴心电图异常,如无心肌酶检测结果,很难鉴别不稳定心绞痛和演变中的非Q波心肌梗死。通常心肌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二倍以上,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而非不稳定心绞痛。TnT和TnI对诊断心肌坏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更高。轻度TnT或TnI升高,即使CK正常,也提示预后不良。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常有ST段和T波异常,且ST-T改变可提高诊断急性心肌缺血的可靠性并提示预后不良。但许多患者心电图正常,因此心电图异常不是诊断不稳定心绞痛的必需条件。Langer等报道了196例以不稳定心绞痛住院的病人,包括恶化劳力性心绞痛、静息心绞痛和缺血性胸痛持续时间20分钟以上,而无急性心肌梗死证据的患者。经详细检查,135例确诊。其中25%病人入院时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16%ST段抬高,既有ST段压低又有ST段抬高者占4%,55%患者无ST段改变。
不稳定心绞痛诊断依据:1 有不稳定性缺血性胸痛,程度在CCSⅢ级或以上;2 明确的冠心病证据:心肌梗死、PTCA、冠脉搭桥、运动试验或冠脉造影阳性的病史;陈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与胸痛相关的ST-T改变;3 除外急性心肌梗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0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