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理药效学
编号:10565001
降脂新药罗伐他汀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药报
     罗伐他汀(rosuvastatin)是最新问世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不仅具有强力的HMG-CoA还原酶抑制活性,而且这种作用还呈肝细胞选择性,其药效学、药动学性质优异,安全性高,是一个颇具发展潜力的新型高效降脂药物。

    ■药理作用特点

    罗伐他汀是具有慢结合动力学和高亲和力的HMG-CoA还原酶竞争性抑制剂。罗伐他汀对HMG-CoA还原酶有较强的抑酶活性,与其他的他汀类药物比较,罗伐他汀对HMG-CoA还原酶的抑制活性与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辛伐他汀的效果相当,比氟伐他汀、普伐他汀效果更好。

    罗伐他汀作用的另一个特点是对肝细胞有高度选择性。罗伐他汀对肝脏的选择性要比对外周组织的选择性高,并且比普伐他汀或辛伐他汀对肝组织的选择性要高。通过主动吸收过程,罗伐他汀被吸收到肝细胞中,它在肝细胞中对胆固醇的抑制效力比在成纤维细胞中高1000倍。另外,研究还发现:罗伐他汀可显著抑制凝血酶引起的白细胞跨肠系膜小静脉的迁移;腹膜内用药18小时后发现主动脉段内一氧化氮的基础含量提高;20毫克/千克用药使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内膜血流减少得到完全恢复。
, http://www.100md.com
    ■药动学及药物相互作用

    对健康志愿者的药动学研究结果显示,罗伐他汀最大血浆浓度和药时曲线下面积在5~80毫克剂量范围内均呈近线性关系。试验显示,罗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不受年龄、性别和用药时间的影响。给予40毫克/天后稳态时的最大血浆浓度为37.0微克/升,达到最大血浆浓度的时间为3小时,平均消除半衰期为20.8小时。体外实验中主要的代谢物是N-脱甲基产物。口服后90%药物出现在粪便中,10%随尿排出。在粪便中,92%为原型化合物,8%为代谢物。罗伐他汀主要经由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2C9和2C19进行缓慢代谢,其药代动力学不受轻、中度肝损伤的影响。 罗伐他汀呈现低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倾向。体外实验表明,罗伐他汀的代谢作用受磺胺苯吡唑的抑制,奥美唑对它的抑制作用稍弱。在一项试验中,对18名健康志愿者同时给予地高辛和罗伐他汀,结果发现,罗伐他汀并不明显影响地高辛的药代动力学,地高辛的肾清除能力反而提高了5%。试验结果还显示,红霉素、酮康唑和氟康唑在临床上对80毫克单一剂量罗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没有任何影响。罗伐他汀与非诺贝特或伊曲康唑合用时,血浆中罗伐他汀浓度的升高没有临床意义。
, http://www.100md.com
    ■临床研究与疗效评价

    临床试验表明,罗伐他汀可使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显著下降,并伴有其他一些改善血清中脂类含量的有益效果,如适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水平、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在对502例患者进行的研究中,比较罗伐他汀与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改善两种脂蛋白、甘油三酯含量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罗伐他汀5毫克、10毫克组患者的LDL胆固醇分别下降42%和49%;普伐他汀20毫克组LDL胆固醇下降28%;辛

    伐他汀20毫克组LDL胆固醇下降37%。所有治疗组均发现甘油三酯减少及HDL胆固醇升高。

    在622名患有家族性杂合子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中进行的双盲、随机、平行及强制滴定试验,比较了罗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降低脂类的效果。经过18周的治疗,结果显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罗伐他汀明显降低了LDL胆固醇、总胆固醇

    及载脂蛋白B水平。在罗伐他汀的治疗组还观察到HDL胆固醇明显升高。

    ■药物安全性

    罗伐他汀无其他他汀类药物常有的肝毒性和肌毒性,没有明显的肝转氨酶或肌酸激酶的增加。其余不良反应类似于其他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是咽炎、疼痛和头痛。在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中,使用80毫克/天罗伐他汀耐受性很好,副作用与安慰剂组相同,说明增加罗伐他汀的剂量并不增加副作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