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临床药学 > 正文
编号:10566801
http://www.100md.com

     据德国研究人员在12月15日出版的《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上报道,冠状动脉内应用小剂量依那普利拉(enalaprilat)能够有效抑制心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从而增强缓激肽的作用,为接受经皮腔内冠状血管成形术的急性心梗患者提供心肌保护作用。

    卢卑克大学医院的Kurz T博士及其同事提出,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缓激肽在体内的积聚是通过抑制ACE而发挥作用的一种有效心肌保护机制。但令人忧虑的是,在急性心梗早期阶段应用ACE抑制剂可能会导致全身血流动力学的不利效应。

    为证实冠状动脉内应用小剂量ACE抑制剂能够有效调节心脏缓激肽代谢而不会对心梗病人造成不良的全身影响,Kurz T博士等将22例KillipⅡ到Ⅲ级心梗病人在初次行经皮腔内冠状血管成形术后随机分成冠状动脉内依那普利拉组(50mg)和生理盐水组,并在梗塞相关动脉重新开放后立即给药。

    研究人员持续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电图,并从肺动脉和中心静脉取血检测ACE活性、血管紧张素Ⅱ、缓激肽、激肽原和心肌标记蛋白。

    结果发现,依那普利拉对全身血流动力学没有不良影响,而且再灌注时动脉压和心率都相当稳定。依那普利拉抑制了ACE 70%的活性,明显增加了肺动脉血液内的缓激肽,而肺动脉和中心静脉内的血管紧张素Ⅱ则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另外,依那普利拉组的肌红蛋白释放降低,再灌注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较短(p<0.05)。

    研究人员总结认为,在这项先导研究中,梗塞相关动脉内注射依那普利拉对首次进行血管成形术的患者来说是安全可行的,而且患者均可良好耐受。

    摘自《美国心脏病学杂志》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