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张 彬 倪爱华
癔症性眼病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常发生于精神创伤之后,属于“郁症”和“脏燥 ”范畴。多因肝郁气滞,玄府郁闭,脉络失畅所致。治疗除用针灸和药物外,更应重视心理 治疗。
中医眼科强调心理治疗在癔症性眼病的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内经》云:“心者,五脏六 腑之大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医学入门》载:“内伤 七情,暴喜动心,不能主血。暴怒伤肝,不能藏血,积忧伤肺,过思伤脾,失志伤肾,皆 能动血”。说明消极情绪会引起内脏功能的失调,如不消除致病的心理或行为因素,仅靠药 物治疗是难以奏效的。《类经》提出的“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的“形神相印 ”。庞赞襄老师提出的“因郁而致病”、“因病而致郁”的学术思想,指出了生理与心理的 相互关系。“眼病多见于性情急躁之人,因性急之人,肝易抑郁,郁久生热,湿与热合,蕴 结于脾,使精气受损而目暗不明”。因此,情绪剧变可以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 腑功能紊乱而致眼病。
治疗癔症性眼病首先要掌握患者思想和心理状态,以及容易按受暗示的性格,注意患者病 后的不良情绪,病变过程中渴望复明的复杂心理,进行热情耐心地指导,帮助患者逐步树立 治愈眼病的信心。同时调节患者的复杂心理,即在一时间的自我暴怒(突然失明、视力下降 或其他眼疾等患者非常着急),自我克制(到医院有医生治疗,患者抑制自己的焦虑,掩饰患 病的原因)、自我分析(到医院可能治疗,可能病情严重不能治愈)等,争取让患者积极配合 治疗。
注意分析患者发病的原因和来医院有治疗希望的自我安慰的心理,注意引导和启发患者,使 患者首先得到眼病可以治疗的安慰,注意及时坚定患者的信念,从各方面积极开导患者,逐 步给患者解释。医生解答问题要果断、清楚和具有权威性,打消患者的顾虑,使患者信任 医生。例如:癔症性皮质盲一青年患者经过多次做思想工作,了解到患病的原因与暗示 性格有关,并有生气愤怒的诱因。我们即从心理治疗入手,通过耐心解释、疏导等方法,帮 助患者提高认知,增强适应能力,调整情绪,消除胸闷气阻等不适感。在行针灸刺激之前, 给以强烈的语言暗示,肯定而有信心地告诉患者等针灸后就能看到光,果然患者在针灸之后 诉能看到光,逐渐地看到眼前指数,一米指数,恢复了视力。患者因心理因素发病,也由心 理治疗取得效果。再如一女性患者,因失恋后突然双眼失明,双眼睑痉挛,情绪不稳定。经 详细检查,排除眼部占位性病变,诊为“癔病性皮质盲,眼睑痉挛”,经过耐心的心理治疗 ,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稳定了情绪,提高了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再经过语言暗示及针灸治 疗,患者很快恢复了视力。
治疗和暗示效果不佳时应考虑到患者心理,即患者认为是否自己的病情较重?对这种多虑的 心情医生要向患者解释清楚,消除不良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加以肯定的、充满信心的语言刺激,使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达到治疗效果。同时让患者始终保持性格开朗的良好精 神状态。
临床表明癔症患者对外界的反映是直接受暗示影响的结果。为此,心理治疗癔症性眼病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治疗时,既应用他暗示也应用自暗示。这就是说:医生将一意念暗示给 患者,使这一意念在患者的情绪、意志和习惯中发生作用。如治疗癔症性皮质盲的患者,医生说:“看见了!”使患者在针灸之后产生视觉效果。所谓自暗示则是自己暗示自己。暗示是人类心理活动固有的本领,人们随时都在受到各种暗示的影响和支配。所以在临床经常可见癔症性眼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和暗示有着直接的关系。
心理疗法在病情好转和恶化方面有明显的双向作用,因此,应该重视心理疗法,运用心理疗 法治疗癔症性眼病。而提高心理治疗的语言艺术修养是临床工作中取得较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单位:1 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眼科(石家庄050051)
2 河北省人民医院心理门诊
收稿:1998-08-26; 修回:1999-06-03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JORU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HTHALMOLOGY
1999年 第9卷 第4期 Vol.9 No.4 1999
癔症性眼病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常发生于精神创伤之后,属于“郁症”和“脏燥 ”范畴。多因肝郁气滞,玄府郁闭,脉络失畅所致。治疗除用针灸和药物外,更应重视心理 治疗。
中医眼科强调心理治疗在癔症性眼病的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内经》云:“心者,五脏六 腑之大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医学入门》载:“内伤 七情,暴喜动心,不能主血。暴怒伤肝,不能藏血,积忧伤肺,过思伤脾,失志伤肾,皆 能动血”。说明消极情绪会引起内脏功能的失调,如不消除致病的心理或行为因素,仅靠药 物治疗是难以奏效的。《类经》提出的“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的“形神相印 ”。庞赞襄老师提出的“因郁而致病”、“因病而致郁”的学术思想,指出了生理与心理的 相互关系。“眼病多见于性情急躁之人,因性急之人,肝易抑郁,郁久生热,湿与热合,蕴 结于脾,使精气受损而目暗不明”。因此,情绪剧变可以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 腑功能紊乱而致眼病。
治疗癔症性眼病首先要掌握患者思想和心理状态,以及容易按受暗示的性格,注意患者病 后的不良情绪,病变过程中渴望复明的复杂心理,进行热情耐心地指导,帮助患者逐步树立 治愈眼病的信心。同时调节患者的复杂心理,即在一时间的自我暴怒(突然失明、视力下降 或其他眼疾等患者非常着急),自我克制(到医院有医生治疗,患者抑制自己的焦虑,掩饰患 病的原因)、自我分析(到医院可能治疗,可能病情严重不能治愈)等,争取让患者积极配合 治疗。
注意分析患者发病的原因和来医院有治疗希望的自我安慰的心理,注意引导和启发患者,使 患者首先得到眼病可以治疗的安慰,注意及时坚定患者的信念,从各方面积极开导患者,逐 步给患者解释。医生解答问题要果断、清楚和具有权威性,打消患者的顾虑,使患者信任 医生。例如:癔症性皮质盲一青年患者经过多次做思想工作,了解到患病的原因与暗示 性格有关,并有生气愤怒的诱因。我们即从心理治疗入手,通过耐心解释、疏导等方法,帮 助患者提高认知,增强适应能力,调整情绪,消除胸闷气阻等不适感。在行针灸刺激之前, 给以强烈的语言暗示,肯定而有信心地告诉患者等针灸后就能看到光,果然患者在针灸之后 诉能看到光,逐渐地看到眼前指数,一米指数,恢复了视力。患者因心理因素发病,也由心 理治疗取得效果。再如一女性患者,因失恋后突然双眼失明,双眼睑痉挛,情绪不稳定。经 详细检查,排除眼部占位性病变,诊为“癔病性皮质盲,眼睑痉挛”,经过耐心的心理治疗 ,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稳定了情绪,提高了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再经过语言暗示及针灸治 疗,患者很快恢复了视力。
治疗和暗示效果不佳时应考虑到患者心理,即患者认为是否自己的病情较重?对这种多虑的 心情医生要向患者解释清楚,消除不良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加以肯定的、充满信心的语言刺激,使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达到治疗效果。同时让患者始终保持性格开朗的良好精 神状态。
临床表明癔症患者对外界的反映是直接受暗示影响的结果。为此,心理治疗癔症性眼病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治疗时,既应用他暗示也应用自暗示。这就是说:医生将一意念暗示给 患者,使这一意念在患者的情绪、意志和习惯中发生作用。如治疗癔症性皮质盲的患者,医生说:“看见了!”使患者在针灸之后产生视觉效果。所谓自暗示则是自己暗示自己。暗示是人类心理活动固有的本领,人们随时都在受到各种暗示的影响和支配。所以在临床经常可见癔症性眼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和暗示有着直接的关系。
心理疗法在病情好转和恶化方面有明显的双向作用,因此,应该重视心理疗法,运用心理疗 法治疗癔症性眼病。而提高心理治疗的语言艺术修养是临床工作中取得较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单位:1 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眼科(石家庄050051)
2 河北省人民医院心理门诊
收稿:1998-08-26; 修回:1999-06-03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JORU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HTHALMOLOGY
1999年 第9卷 第4期 Vol.9 No.4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