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辩证论治1 > 正文
编号:10568952
http://www.100md.com
     梁学书 陈佩明

    关键词:《血证论》;大黄降气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19(2000)02-0009-02

    清.唐容川《血证论》溯源于《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不但治疗血证有一整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其它杂病的治疗和许多方药的运用也有很多独到之处。就大黄而言,书中凡100余处,治疗疾病57种,除了尽其大黄的泻火、通下、祛瘀功能之外,与众不同的是,唐氏特别强调了大黄的降气功能和止血效果,可谓独具慧眼。大黄的止血效果,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晚近文献报道也颇有研究,而其降气作用未被引起应有的重视。为此,笔者就《血证论》中大黄的降气功用作一探讨。

    1 机理

    《血证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要法为后世医家治疗血证之准绳,而其中尤以止血为第一要法。“试思人身之血,本自潜藏,今乃大反其常,有翻天覆地之象”,“血之所以不安者,皆由气之不安故也”。血证有血出上窍和血出下窍之分,“所以逆上者,以其气逆故也”。唐氏认为血出上窍与冲气上逆有极大关系,他在吐血门中说:“冲为血海,其脉隶属阳明,未有冲气不逆上而血上逆者也。仲景治血以治冲为要。冲脉隶于阳明,治阳明即治冲也。阳明之气,下行为顺,今乃逆吐,失其下行之令。急调其胃,使气顺吐止,则血不致奔脱矣”,“厥止血之法虽多,而总莫先于降气,……而大黄一味既是气药,即是血药,止血而不留瘀,尤为妙药”。综上所述,唐氏认为血出上窍诸症是由于冲气上逆所致,止血莫先于降气,降气当首推大黄。而况“大黄一味,能推陈致新,以损阳和阴,非徒下胃中之气也,即外而经脉肌肤躯壳,凡属气逆于血分之中,致血有不和处,大黄之性,亦无不适。盖其药气最盛,故能克而制之,使气之逆者,不敢不顺。既速下降之势,又无遗留之邪”。由此可以认为,大黄的止血效果是通过其降气功能来达到的。即使用于某些血出下窍之证,也是因为其出血“属气逆于血分之中,致血有不和处”所致,用大黄降其逆气,使其气平血和,则出血自止。唐氏对大黄的降气功能情有独钟,在“抱儿痨”篇中说:“若气逆火甚,非寻常杏仁枳壳、枯芩等药所能治者,酒炒大黄亦间可用”。在此也说明了大黄的降气作用非它药可比。大黄性味苦寒,因其药气最盛,有即速下降之气,气之逆者,都能降而制之,故其治疗不限于血证,凡是气火上逆引起的各种病证,均可用大黄治疗。概而言之,大黄因其气味重浊,苦寒沉降,内入脾、胃、大肠、肝、心经,“外而经脉肌肤躯壳”,所以脏腑内外、经脉肌肤,凡有气逆不和之处,均可应用大黄降而治之。当然,大黄性味苦寒,若属寒气上逆,则另当别论。

    2 运用

    气有余便是火。气火上逆则吐血、呕血咳血诸症辄发。降气即是降火。唐氏用泻心汤十灰散治疗胃中气火上逆的吐血,就是“治血以治冲为要”、“治阳明即治冲”理论的具体体现。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唐氏认为“方名泻心汤,实则泻胃,胃气下泄,则心火有所消导,而胃中之逆气亦不上壅,斯气顺而血不上逆矣”。他通过大量的临证体会到,该方“得力大黄一味,逆折而下,兼能破瘀逐陈,使不为患。此味今人多不敢用,不知气逆血升,得此猛降之药,以损阳和阴,真圣药也”。十灰散由大黄配合清热凉血止血之药十味,烧灰存性所成,“义取红见黑即止,其妙全在大黄,降气即以降血”。唐氏这些论述也阐明了大黄是通过降气而达到止血效果的。因于怒气逆上,气火太甚的吐血和肝气怒逆而为呕逆的呕血,以及怒气伤肝,血因兴奋的怒复(指因怒而复发的血证),唐氏均采用当归芦荟丸“以平其横决”。当归芦荟丸在大量清肝泄热药中配一味大黄,取其即速下降之力,以降怒逆之肝气,气降则血止。又如咳血门中,对于“痰咳……气逆而咳血者,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泻肺丸主之”。泻肺丸由瓜蒌霜、贝母半夏郁金葶苈子、杏仁、黄连、黄芩、大黄、甘草组成。唐氏在方解中说:“肺部痰火血气壅滞不降,用此方解泄破下,力量最大。”方中解泄破下,能降壅滞之气,力量最大之药当非大黄莫属。诸如用大黄配合温胆汤加味治疗肝气上逆、干犯肺经的痰咳带血,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少阳逆气的呕血等等,皆取大黄一味“即速下降之势”,以降上逆之肝气和少阳之逆气,“其妙全在大黄,降气即以降血”。唐氏极推崇大黄降气作用,非但用于血证,凡是由于气火上逆引起的其它杂病,也皆配大黄以降逆气。如治疗火热上攻,少阳逆气犯胃的噤口痢,独树一帜,用大柴胡汤加石膏天花粉人参“攻逆生津,开胃进食”,其方“攻逆”功能,当然属大黄之力,治疗火逆夹痰上冲的不得卧和呃逆滚痰丸,其中就是利用大黄清降上冲之火逆。又如治疗气甚于下,而逆于上的喘息、呃逆用三物汤(大黄、厚朴、枳壳),治疗火气不得下降的痞满和火气上逆、食入即吐用泻心汤及其加味,都是利用大黄降其逆气,使上逆之气得以平降,则诸症自解,等等。

    总之,《血证论》对大黄降气,发前人所未发,创后世之先河。书中极尽大黄降气之用,不但治疗血证能降气而止血,举凡气火上逆其它杂病均可用大黄清降。

    作者简介:梁学书(1956-),男,主治医师

    作者单位:梁学书(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中学医务室,317507)

    陈佩明(浙江省温岭市箬横医院)

    收稿日期:1999-11-23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2000 Vol.19 No.2 P.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