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00md.com
郜峦
关键词:阴火;元气;健脾胃;利三焦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19(2000)01-0004-01
阴火一词,始于东垣,贯穿于《脾胃论》之始终,然李氏终未详释之,故后世医家众说纷纭,未成定论。笔者对此小有感悟,发表点滴之见,仅供参考。
1 概述
1.1 阴火产生的病因病机 经云:“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生理情况下,因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健而元气充,则阴火收敛,居留于肾,此时方为少火,少火生气,进一步滋生元气,二者相辅相成,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病理情况下,因于饮食不节或劳倦或七情所伤,脾胃受损,元气不足,则阴火不居本位,上冲为病,此时乃为壮火,壮火食气,气因火盛而衰,火因气衰而盛,是时导致阴火病。
1.2 阴火的特点及临床表现 由上述病因病机可知,阴火之为病,其病本虚标实,本虚为元气虚损,标实为阴火上冲,且以本虚为主。临床表现如下:①元气不足。症见神疲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无华,懒言声低,头晕目眩,气短自汗,便溏纳呆,恶心呕吐,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细无力。②阴火上冲。主症见有发热,热势可高可低,甚或仅自觉发热而无客观指征;兼症可分上中下三焦而论,在上可见头痛头晕、目赤咽干、疮疡疖肿、心烦不寐等,在中可见胃脘灼热或痛、口干欲饮等,在下可见小便短灼痛、男子遗精、女子带下黄稠、腰膝酸软等。上述两方面病症错杂而见,然概而言之,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发热(可高可低);②气虚症状,以神疲乏力,舌淡脉细为要点;③劳累后症状加重。
1.3 鉴别诊断 阴火致病何以与他症鉴别?仅择取三者述之:①本病属内伤发热。外感发热者,每见发热势高,伴恶寒振栗,咳嗽,咽痛,流涕,脉浮等肺卫之症;②本病属虚症发热。实热症者,每见大热,大汗,大烦,大渴,脉洪数有力,舌红苔黄;③本病属气虚发热。阴虚发热者,每见发热以夜间为重,盗汗,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此三者虽均有发热,然实与本症不同,当抓主症以细别之。
2 治疗
2.1 健脾胃以补元气,此为本 经云:“甘者温之,损者益之”;《脾胃论》曰:“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故对阴火之病当以补元气为治疗大法。而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反之,脾胃之气既伤,元气无所充,诸病由所生也。故治阴火,首应健脾胃,补元气以制阴火,使之不亢。
2.2 利三焦泻阴火以畅其去路,此为标 李氏代表方剂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方中以黄芪、人参、苍术、炙甘草健脾胃,柴胡、羌活、升麻升提脾阳,黄连、黄芩、石膏泻过盛之阴火。然笔者以为,阴火之病,补元气之余不可单纯清泻,当利三焦之道,使元气之本可生,阴火之标可去,从而诸证皆消。下详析之:一方面,三焦可通行元气。《难经》云:“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人体的元气通过三焦布散至五脏六腑,充斥全身。另一方面,三焦又是通利之道。《难经》中又有“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内经》中亦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一说。因此,阴火上冲,充斥三焦,三焦不利,则元气亦失布达,形成元气不生,阴火不去之局。此时当分别清利上中下三焦,给邪以出路,使阴火有去,元气有生,此与东垣之旨亦不相悖。经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据此,后世有:“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临床辨治阴火之病,当根据上中下三焦症候表现,分别选方用药。
3 结语
总之,笔者以为阴火即为肾中离位之少火。以脾胃受伤,元气不足为发病之本;以阴火上冲,扰及上中下三焦为标。治疗当以健脾胃为本,利三焦泻阴火为标,且健脾胃当贯穿于治疗始终。此法对于长期发热或有热象(如口腔溃疡、口渴、尿黄等),兼有元气亏虚表现,且生化检查无异常者当有疗效。
作者简介:郜峦(1978-),女,1996级中医专业学生
作者单位:郜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1999-09-07收稿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2000 Vol.19 No.1 P.4
关键词:阴火;元气;健脾胃;利三焦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19(2000)01-0004-01
阴火一词,始于东垣,贯穿于《脾胃论》之始终,然李氏终未详释之,故后世医家众说纷纭,未成定论。笔者对此小有感悟,发表点滴之见,仅供参考。
1 概述
1.1 阴火产生的病因病机 经云:“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生理情况下,因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健而元气充,则阴火收敛,居留于肾,此时方为少火,少火生气,进一步滋生元气,二者相辅相成,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病理情况下,因于饮食不节或劳倦或七情所伤,脾胃受损,元气不足,则阴火不居本位,上冲为病,此时乃为壮火,壮火食气,气因火盛而衰,火因气衰而盛,是时导致阴火病。
1.2 阴火的特点及临床表现 由上述病因病机可知,阴火之为病,其病本虚标实,本虚为元气虚损,标实为阴火上冲,且以本虚为主。临床表现如下:①元气不足。症见神疲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无华,懒言声低,头晕目眩,气短自汗,便溏纳呆,恶心呕吐,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细无力。②阴火上冲。主症见有发热,热势可高可低,甚或仅自觉发热而无客观指征;兼症可分上中下三焦而论,在上可见头痛头晕、目赤咽干、疮疡疖肿、心烦不寐等,在中可见胃脘灼热或痛、口干欲饮等,在下可见小便短灼痛、男子遗精、女子带下黄稠、腰膝酸软等。上述两方面病症错杂而见,然概而言之,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发热(可高可低);②气虚症状,以神疲乏力,舌淡脉细为要点;③劳累后症状加重。
1.3 鉴别诊断 阴火致病何以与他症鉴别?仅择取三者述之:①本病属内伤发热。外感发热者,每见发热势高,伴恶寒振栗,咳嗽,咽痛,流涕,脉浮等肺卫之症;②本病属虚症发热。实热症者,每见大热,大汗,大烦,大渴,脉洪数有力,舌红苔黄;③本病属气虚发热。阴虚发热者,每见发热以夜间为重,盗汗,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此三者虽均有发热,然实与本症不同,当抓主症以细别之。
2 治疗
2.1 健脾胃以补元气,此为本 经云:“甘者温之,损者益之”;《脾胃论》曰:“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故对阴火之病当以补元气为治疗大法。而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反之,脾胃之气既伤,元气无所充,诸病由所生也。故治阴火,首应健脾胃,补元气以制阴火,使之不亢。
2.2 利三焦泻阴火以畅其去路,此为标 李氏代表方剂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方中以黄芪、人参、苍术、炙甘草健脾胃,柴胡、羌活、升麻升提脾阳,黄连、黄芩、石膏泻过盛之阴火。然笔者以为,阴火之病,补元气之余不可单纯清泻,当利三焦之道,使元气之本可生,阴火之标可去,从而诸证皆消。下详析之:一方面,三焦可通行元气。《难经》云:“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人体的元气通过三焦布散至五脏六腑,充斥全身。另一方面,三焦又是通利之道。《难经》中又有“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内经》中亦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一说。因此,阴火上冲,充斥三焦,三焦不利,则元气亦失布达,形成元气不生,阴火不去之局。此时当分别清利上中下三焦,给邪以出路,使阴火有去,元气有生,此与东垣之旨亦不相悖。经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据此,后世有:“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临床辨治阴火之病,当根据上中下三焦症候表现,分别选方用药。
3 结语
总之,笔者以为阴火即为肾中离位之少火。以脾胃受伤,元气不足为发病之本;以阴火上冲,扰及上中下三焦为标。治疗当以健脾胃为本,利三焦泻阴火为标,且健脾胃当贯穿于治疗始终。此法对于长期发热或有热象(如口腔溃疡、口渴、尿黄等),兼有元气亏虚表现,且生化检查无异常者当有疗效。
作者简介:郜峦(1978-),女,1996级中医专业学生
作者单位:郜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1999-09-07收稿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2000 Vol.19 No.1 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