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辩证论治1
编号:10568818
提高中药新药开发质量之管见
http://www.100md.com
     洪嘉禾 王海南

    主题词:@中药新药;质量控制

    分类号:R285;R288

    文献标识码:B

    1 严把选题关

    新药的选题主要来源于临床经验、古方验方、现代科研,皆以确凿的临床疗效为选择标准。对药物疗效的鉴定,可以说是整个新药开发工作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它标志着选题起点的高低。

    药物疗效提高了,新药开发的水平也就提高了。但是疗效的提高是一个多因素综合的结果,不仅与具体药物的组成有关,而且与整个中医药学术水平有关,也与药物剂型有关。现在,在病证的认识上,中医界常呈现“各家学说”态势,多凭经验用药,临床报道缺乏令人信服的资料,别人用之不验,便责之于辨证不准。对于一个病证,在学术刊物上见到众多治法方药,但疗效却难以重复,更难得到公认,这无疑给新药开发的选题带来了困难。因此,首先提高中医临床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就十分重要。此外,剂型的创新也不应被忽视。目前的中药制剂绝大部分都是普通剂型,而西药已进入到靶向制剂的研制阶段。剂型的优良直接影响到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高低,影响到体内血药浓度的水平,与药物疗效息息相关,中药新药的开发一定要跟上剂型发展的步伐,通过最佳剂型的应用来提高药物疗效。如在中药治疗肝病的研究中,已有学者对靶向制剂脂质体包埋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疗效优于普通剂型。
, 百拇医药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合成药的发展举步维艰,天然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论是西方社会,还是第三世界,中草药已具有一定的市场。美国现在草药产品的销量已达 20 亿美元。美国 FDA 对于中草药的政策有了重大改变,不再要求中草药是已知结构的单纯品,可以是成分固定、临床疗效稳定的混合物。这为今后中草药进入美国及世界各地创造了有利条件。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中药的研制尚未与国际接轨,其中之一是至今未能建立中药临床试验的管理规范。由于缺乏被国际认可和接受的客观、严格的标准与规范,以致中药难以走向世界医药的主流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由于中药的 GCP 工作起步稍晚,绝大多数中药厂对 GCP 的要求不了解。另外,自 1985 年我国药品法贯彻实施以来,新药审评中存在问题最多的是临床试验,在研究人员、试验设计、试验管理、质量控制、总结报告等多方面都存在问题,亟待解决,而这些问题只靠药政方面的管理还远远不够。加之中医药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临床研究与西药有共同之处,亦有特殊性。另外中药的复方给药代动力学研究、生物利用度研究及作用机制研究带来了很多困难,由此更加重了中药临床试验的难度。所以形势的发展要求中医药行业必须尽快制定出与国际 GCP 原则相一致,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药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广范宣传 GCP 的精神与重要性,推动 GCP 的实施,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
, 百拇医药
    选题时,信息的收集非常重要。这些信息包括疾病谱的演变、新药开发的新动态、社会对药物的需求状况等。这个工作一方面靠个人去做,另一方面也靠国家的宏观指导,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定期发布信息,有效地引导新药开发工作向层次高、社会效益好的方向发展。

    2 切实加强应用基础的研究

    对中药新药根据中医理论和特色进行应用基础研究,通过新药开发促进中医理论的发展和深化。开发的新药通过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的动物体内、体外的实验研究,对药物的作用机理作出全面、客观的分析并与临床相印证。这对推动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对深化中医证本质的研究,对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对促进中医现代化有现实而深远的影响。限于中药的复杂成分及目前的研究水平,对中药的应用基础研究尚局限于药效学及毒理学范围。若能寻找到若干药物有效成分,则还可借助于同位素示踪放射自显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等手段对有效成分的体内分布、血药浓度的变化、代谢途径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这既能加深对药物的认识,又能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有力的客观依据。但是,高水平的应用基础研究既需要有充足的经费,也要有很好的中医药理论根底和开创进取的新思路。因此,建议国家采取倾斜政策,对经过专家论证,认为有前途的新药重点予以扶持,同时鼓励科研人员和生产厂家搞横向联合,多渠道筹措资金。至于后者就应从中医教育的根本上转变观念,以造就新一代的中医药人才。
, 百拇医药
    3 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质量控制是药物生产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药物疗效的稳定与否。与化学成分单一的西药相比,中药生产的质控难度很大。简单地以含量最高的成分为质控指标显然行不通,而应积极寻找和主要疗效相关的有效成分,并以此作为质控标准,才较为合理。在质控方面,国外厂家不仅制定了有效标准,而且制定了安全标准,对难以得到的化学对照品,则通过多个实验室标化来加以解决,从而制定出内控指标,并且按照 GMP 的要求,将质控扩展到从原料的种植、采收到生产多环节的全过程,上述做法值得借鉴。国内应尽快根据国情,积极研究、制定、颁布相应的中药饮片质控标准。

    4 在评审工作中解放思想,做到科学化、法制化

    新药评审决定着所申报新药的命运,对新药开发有着极强的导向性,是避免低水平重复的中心环节。在评审过程中,应充分体现科学性、公正性。笔者以为,选题遵循的原则,在评审过程中应同样遵循,而且还应解放思想,鼓励创新。既要坚持开发复方,又要支持一、二类新药的开发。中药学的发展史昭示:中医理论相对最活跃的医疗实践来说具有滞后性。如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书中用单味药治疗疾病的例子很多,但未必见得每一味药的运用都与当时的中医理论相吻合,而且脱胎于该方书的青蒿素的发现,更是全体中医人引以为荣的事,恐怕没有谁会将青蒿素划出中药范畴。
, http://www.100md.com
    5 实施监督,优胜劣汰

    新药通过评审后,药政部门还应对其实施跟踪监测。事实上,全面评价一个新药水平的高低,光看评审的材料即下结论为时尚早,而应该看其正式投放临床后的信息反馈,只有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药物才能真正称得上是高水平的药物,而对那些制剂质量不稳定、疗效不确切的上市药物,则应毫不留情地予以淘汰。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0032

    (收稿日期:1998-02-22)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CLINICAL PHARMACOLOGY

    1999年 第1期 No.1 199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