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辩证论治1
编号:10570224
肺痿证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药在线
     肺痿证首见于仲景的《金贵要略o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国家中药管理局1995年实施的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尚未收录,历代医家共同认识到肺痿是多种肺脏疾病的慢性转归,多于相关病证合并论述,单独立论者少见,现行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虽单列肺痿立论,但其论述尚不能圆满解释临床所见病证。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现代检测手段的先进,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对肺痿证加以充实填补。

    根据《金贵要略》旨义,结合历代医家的论述,本病证的病因病机是多种肺部疾病进一步演化发展而来,病因为误汗、误吐、误利、误下而成。病机在于津液再次受损,肺脏之热更盛,使肺如草木之萎而不荣、肺叶痿弱不用。结合临床参照现代医学肺不张的病因病机是有吻合之处的。肺不张是指一侧肺、一个肺叶或一个肺段含气量减少或体积缩小,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主要病因病理:气道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内阻塞及支气管外压迫两类);纤维性肺不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减少,相对的肺泡的表面张力增高而致肺不张;压缩性肺不张。也就是说肺叶含气量的减少或体积的缩小是其形态学上改变的主要原因。肺不张是多种胸肺疾病的一个并发症,临床上引起肺不张,首先应该排除支气管肺癌,为确定病因进一步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其堵塞原因及部位,并通过取活检加以确诊。X线体征在支气管肺癌中也有重要的意义。据有关统计:有21%-25%的肺不张x线体征,有34%-36%肺门周围肿块的x线体征,5%-15%有胸膜渗出和5%-15%有纵膈淋巴结肿大的x线体征。由此可见,肺内病变形态学上的依据,现代医学比传统医学要丰富得多,它为肺痿证提供了形态学上的客观依据。现在肺癌已上升为人类致死的主要肿瘤疾病之一。笔者认为要为肺痿证提供"肺叶枯萎"的客观依据,不再停留在形象的比喻上,把肺不张作为客观体征是可行的。
, http://www.100md.com
    临床症状的表现,有两个特点。一是病久体虚。二是咳吐浊唾涎沫。肺系证的症状:咯吐浊唾涎沫、唾呈细沫稠粘,或白如雪,或带血痰、咳嗽,或不咳,气息短,或动则气喘。全身症状见面色咣白或青苍,形体瘦削、神疲、头晕、或时有寒热。在历代医家中也曾明确提示转归,如《血证论-咳血》篇中"……变为现痿重症,吐白沫如米粥,咽痛声嘶,皮毛洒淅,皆金损之证,不易治也。"结合临床常见肺痿表现的症状有:咳嗽,咯血或血痰,胸痛、气短、发热等。现代医学支气管肺癌的常见症状为咳嗽,胸痛,咯血,发热等;但是没有特异性,给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中心型肺癌约占60%-70%,其中90%早期出现症状,但x线体征出现较晚;与此相反,周围型肺癌约占30%,x线体征较早出现,但90%的病人早期无症状。据有关记载,咳嗽占临床第一症状出现的约有54.7%,呈阵发性刺激性呛咳,常有咳不干净的感觉。咯血或血痰出现的约占18.9%,一般以痰中带血丝或血块,大量咯血少见。胸痛约占26.7%,一般无明显压痛点。气短约占12.8%。发热为第一症状出现的约占30.9%早期容易为消炎药所控制,后期不能用消炎药控制,常称为"癌性热"。综合上述,肺痿证的临床表现症状与引起肺不张的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症状是十分吻合的。肺不张的临床症状取决于病因程度、产生的快慢、并发症的严重性等情况,支气管外在压迫或内在本身疾病,若发病缓慢、或无支气管感染,以可能无症状,只在体检是偶然出现。若发病迅速并有感染,患者可有发热、咳嗽、气短、气喘、咯血痰、胸闷等症状。若因气管内粘液栓塞,异物、血块、脓块突然堵塞气道,可引起大面积肺不张,此时可见胸闷、气短、缺氧紫绀、心动过速,从而引起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这些现代医学的内容,为肺痿证的临床症状提供了圆满的解释。
, 百拇医药
    中医中药治疗肺癌,能提供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配合放疗或化疗以减轻其毒副反应,已得到同行的肯定。鉴于肺癌早期诊断困难,约80%的肺癌病人在确诊时已无手术条件,这就更迫切要求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求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笔者在临床中,认为传统理论中仅仅强调肺阴亏损,只分寒热两类证型的辩证分型是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笔者认为应当增设"肾虚血瘀型"。一因肺叶失荣,按五行规律母病及子,肺阴受损必致肾阴亏虚(或致肾阳亏虚)。二因燥火灼津,津枯生燥,燥火灼津伤络,迫血妄行,血溢脉络之外,或与热互结成瘀,影响局部血液运行造成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严重局面。现举验案一例说明。

    李某,男,79岁,退休工人。1989年12月30日上午初诊。主述:胸闷、咳嗽加剧三天伴夜不能寐,大便秘结五天。见面色少华,唇晦暗,张口呼吸而不抬肩,神疲,声低气怯,口干欲饮,痰白而稠,形体消瘦,下肢无浮肿,舌红边有瘀点,苔白厚,脉细略数。患者有慢性咳嗽史20余年,并与9月份住院诊断为右肺中心型肺癌。细思此症一为病久体虚,而为痰白稠粘,诊断肺痿无疑,兼证可见肾虚血瘀证候,遂按肾虚血瘀型论治,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去山药,加田七8g,火麻仁20g,丹参20g,浙贝15g,白豆蔻6g,配三剂。嘱当天服2剂。31日下午家属代述:胸闷、咳嗽缓解,余症均有好转,此后坚持门诊,按季节变化和兼症而加减用药。患者活到1994年8月。后因股骨颈骨折合并肺部感染而死亡。,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F > 肺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