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名医名人 > 华佗
编号:10737563
今日华佗再降“瘟神”——上海科学家证实蒿甲醚可预防急性血吸虫病
http://www.100md.com 2005年5月21日
     今日华佗再降“瘟神”——上海科学家证实蒿甲醚可预防急性血吸虫病

    文汇报讯(记者张咏晴任荃报道):身长仅为1.5厘米,雄虫偏白、雌虫偏黑,如此不起眼的“黑白双煞”却给我国南方1200万人口带来无尽的痛楚——消瘦、贫血、肝硬化、肝腹水。近年来,血吸虫病呈现卷土重来之势,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更为此作出重要指示。

    记者昨天获悉,上海科学家通过口服药研制、基因分析等手段,与血吸虫展开一场科技大战。“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毛主席笔下的“刁钻小虫”终将插翅难逃。

    口服胶囊能防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向来“可治不可防”,但现在,只需简单地口服一种预防药,人们从此就可远离血吸虫病。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上海)宣布:经过10多年的研究,他们证实蒿甲醚对急性血吸虫病具有防治作用。专家认为,该成果实现了血吸虫病口服预防药“零的突破”,对于全球预防、控制该病具有深远意义。

    寄生虫病研究所陈名刚研究员告诉记者,一般来说,血吸虫进入人体内,约23天变成成虫并产卵,患者由此急性发作,出现发热、肝脾肿大等症状。现在,只要在感染后的5-21天内服用蒿甲醚,即可将幼虫“扼杀在摇篮”中。

    目前,我国已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开始推广使用蒿甲醚,尤其在水利建设、水文测量和防洪抢险等工作人员防护上“大显身手”。此外,蒿甲醚不仅对中国“土生土长”的血吸虫病有效,对非洲及世界多种血吸虫也能“痛下杀手”,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该药。

    基因疫苗有了研制基础

    为从源头上攻克这个“吸血鬼”,上海科学家还首次对血吸虫作了一次“基因体检”,为血吸虫病的诊断、疫苗研制和新药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对日本血吸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包括雌虫、雄虫和虫卵,进行了大规模基因表达片段检测和分析。”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韩泽广研究员介绍,目前课题组共获得43707条基因片段,代表了约13000个基因,约占日本血吸虫基因总数的65%至87%,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原口动物表达顺序标签公共数据库。

    令人兴奋的是,通过“基因体检”,研究人员在早期诊断方法上小有进展,对急性血吸虫病人的敏感性达95%。同时,有关疫苗的动物实验也在进行之中,这意味着,血吸虫病的基因疫苗已蓄势待发。

    文汇报电子版

    2004.05.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