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糖皮质激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因、诊断、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方法 对8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ARDS是由多种病因和诱发因素引起、以呼吸窘迫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根本措施。 结论 危重病患者特别是多发性创伤和坏死性胰腺炎容易发生ARDS,感染是ARDS的最重要的诱发因素;积极主动地监测此类患者的动脉血气和PaO 2 /FiO 2 有利于ARDS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是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机械呼吸选择反向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可以减少气压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容易撤机。糖皮质激素应在炎症控制后较长时间使用。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糖皮质激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急性肺损伤的最严重阶段或类型,是在胸内外一系列严重疾病影响下发生以肺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以严重低氧血症、肺顺应性降低和透明膜形成等肺部病理学改变为特征的一种急性进行性呼吸功能障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危重病之一,病死率高达50%~70%,严重者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本文对82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ARDS的产生原因、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2例均选自1988~2001年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救治的危重病并发ARDS的患者。男56例,女26例;年龄28~86岁,平均57.8岁。其中,大手术后(肿瘤、心脏、肝肾移植等)16例,多发性创伤18例,坏死性胰腺炎24例,重症肺炎8例,糖尿病酮症6例,中毒4例,其他6例。所有患者定时观察生命体征(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监测动脉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和胸部X线。同时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和血糖检测,部分患者需做痰、血、胸腔积液、腹水等的细菌学检查。
1.2 诊断标准 ARDS的诊断均符合以下标准:(1)具有引起ARDS的原发疾病,包括肺内疾病如误吸、肺外伤、栓塞、重症感染等及肺外疾病如严重创伤、休克、DIC、急性胰腺炎、输入大量库存血等。(2)呼吸频率>30次/min,喜平卧,不愿端坐。⑶低氧血症PaO 2 <6.6kPa(50mmH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0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