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5年第9期
编号:10623825
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研究简述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5年第9期
1名称与病原体,流行概况,3临床表现与诊断,4治疗与预防[9],参考文献
     登革热(dengun fever,DF)、登革出血热(dengun hemor-rhagic fever,DHF)是由登革病毒(dengun virus,DV)引起的一种古老而有广泛分布的急性虫媒传染病,近年来在热带、亚热带国家及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地区时有暴发流行。由DV导致的隐性感染、DF、DHF、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n shock syndrome,DSS)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98个国家和地区流行DF和DHF [1] 。现仅就DF和DHF的研究情况简述如下。

     1 名称与病原体

    登革热的名称可能来源于印度或西班牙,有人认为“登革”一词相当于英文Dandy(纨绔子弟),故本病又被称为“公子热” [2] 。引起登革热病的病原体为登革病毒(DV),它是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RNA病毒,病毒为球形,直径约50nm,是一个长约11kB的单股、正链基因组,其整个基因的编码顺序为:5-I型帽子结构—非编码序列—AUG—C蛋白(核衣壳蛋白)基因—M蛋白(膜蛋白)基因—E蛋白(包膜蛋白)基因—NS1基因—NS2a基因—NS2b基因—NS3基因—NS4a基因—NS4b基因—NS5基因—非编码序列。在血清学上分为1~4种血清型,目前1~4型的基因序列已研究清楚,在DV4个血清型中,DV1型和DV3型血缘关系最近,DV4型最远。

    2 流行概况

    1779年David Byion首次描述流行于印尼亚加达的登革样疾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