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病从痰论治初探
从痰论治,怪病,夜啼,漏睛(泪腺管阻塞),梅核气,高热不退(因受惊而致),低热(不明原因),中医疗法,从痰论治,1夜啼[3,2漏睛(泪腺管阻塞)[2],3梅核气[1],4高热不退(因受惊而致),5低热(不明原因),参考文献
【摘要】 痰是人体内津液凝聚变化所形成的一种病理产物,在临床当中有很多疾病的成因都与痰有关,根据痰的特点在治疗上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关键词】 怪病 夜啼 漏睛(泪腺管阻塞) 梅核气 高热不退(因受惊而致) 低热(不明原因) 中医疗法 从痰论治
痰多由外感六淫之邪、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阐述痰随气生,无处不到,是“痰生百病”,“百病多兼有痰”的机理所在。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也”。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是指咯出来的痰液;无形之痰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内多种病证。清·林佩琴在《类证治载》中指出: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肾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化百端”。在临床中有很多凝难疾病从痰论治取得满意的效果。
1 夜啼 [3]
患者,女,4岁,每天晚上十一时不自主出现惊啼哭叫,时而呻吟,时而叫怕,持续半小时后自然入睡,病发已有一年余,经中西医治疗未见好转,于2000年5月8日来我科门诊治疗;病孩形体消瘦,神疲,面色暗淡无光彩,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诊断为夜啼(因受惊而至)。
治以化痰定惊;温胆汤 [2] 加减:法夏5g,茯苓10g,枣仁5g,枳实3g,桔红3g,竹茹3g,灯芯3扎,蝉蜕(去头足)5g,甘草3g。每天1剂,水煎服,服药1周后病痊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