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5年第8期
编号:10627071
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5年第8期
1缺血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2药物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5其他,参考文献
     脑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缺血预处理对随后的脑缺血损伤产生的脑保护作用,为治疗脑缺血损伤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由于缺血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需要中断脑血供,加上其方案、保护时限和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很难在临床推广运用。因此,随后出现了许多非缺血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研究,包括药物预处理、低氧预处理、电刺激预处理、高温预处理、高压氧预处理等。本文主要介绍了缺血预处理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各种非缺血预处理方法对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1 缺血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

    脑缺血预处理(cerebr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CIP)是指对脑预先进行短暂的亚致死性缺血预处理,以减轻随后发生的致死性脑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损伤,产生脑保护作用。预处理的效应分为早期效应和延迟效应。早期效应发生于预处理后数小时,其机制主要与腺苷受体激活和K ATP 通道开放有关。预处理中ATP分解,腺苷释放显著增加,并与特异性受体(主要是A1受体)结合,激活蛋白激酶C(PKC),从而参与预处理调节。另一方面,腺苷可提前或加强K ATP 通道的开放,限制Ca 2+ 内流和兴奋性氨基酸的突触前释放,稳定神经元膜电位,降低脑能量代谢,从而起到组织对缺血和低氧的耐受作用。延迟效应在预处理后2~4天达到高峰,与很多基因表达增强或受抑有关。适度缺血可活化电压敏感性钙通道,钙内流诱导脑内即刻早基因(immediate early genes IEGS)的快速转录并合成Fos、Jun蛋白二聚体,后者可与AP-1位点结合调节靶基因的转录,生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活性因子(BD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热休克蛋白(HSP),从而改善后续致死性缺血所引起的神经元损害 [1,2] 。关于缺血预处理的机制研究较多,在沙鼠的全脑缺血模型中,CIP的保护作用也能被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阻滞剂MK-801所阻断,提示NMDA受体的活动与缺血耐受产生机制有关 [3] 。另外,鸟苷酸结合蛋白(G蛋白)在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hornton等 [4] 证明应用河豚毒素阻断河豚毒素敏感性G蛋白可明显抑制CIP的脑保护效应。

     2 药物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

    由于缺血预处理存在明显的缺陷,不能应用于临床。药物预处理具有相对安全、方便、易于剂量控制等优点,于是人们根据CIP的机制进行药物预处理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以下各种化学药物的预处理研究。

    2.1 3-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 acid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6002 字符